市殡仪馆90后工作者“天堂驿站”的服务者

05.04.2016  11:59

  2日,清明假期首日,市民们纷纷上山扫墓。

  为应对大批前来祭扫的市民,清明期间,南平市殡仪馆所有工作人员上岗,从清晨六点便开始工作,除常规工作外,还为市民提供鞭炮、纸钱换鲜花等文明祭扫及各种便民服务。

  24岁女生郑祥瑞是市殡仪馆的一名质检员,平时负责督察殡仪人员在进行殡葬服务时的规范行为。清明期间,她在殡仪馆接待大厅专门增设的寄存费收费处,为清明祭扫人员提供服务。稚气未脱的她忙前跑后,从容应对,散发着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和冷静。

  年纪轻轻,却和沉重的“死”打交道,她如何想,又是如何做?郑祥瑞工作得空之余,记者采访了她。

  2014年,郑祥瑞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当年顺利通过招考成为市殡仪馆一名工作人员。

  “定岗前,需有1年多时间轮岗。虽说我对生死之事看得较开,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当上殡仪服务人员第一次接触到遗体时,还是给了我很大震撼。”郑祥瑞说,当时,她在医院太平间看到,赤裸的遗体身上多处安插着的医疗设备还未完全拆除,走得匆促而荒凉。“那一刻觉得人死之后,变得再无尊严可言,任何事都无从把控。”

  这般经历多了,反而让郑祥瑞找到了工作的意义。“老实说,当年进入殡葬行业只为求得一份安稳工作。后来见多了生死之事,许多逝者临走前疾病缠身,走得毫无尊严可言,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人们在人生最后一程,走得更有体面些。”

  在郑祥瑞看来,殡仪工作虽然每天接触着冰冷的死亡,但她却时刻感觉到生命的暖意。有一次,郑祥瑞和同事一道到丧属家里提供上门治丧服务,过逝的是一位高龄老太,她们如往常般带去了全套料理后事所需的物品,到了老太家时发现并不需要。原来老太生前已把冥币、寿衣等各类用品准备妥当,无一纰漏,为子女省却了诸多琐碎事务。

  “从事殡葬业,看到了太多的意外死亡,深刻体会到人生无常,越发觉得要珍惜每一天,孝顺父母。”郑祥瑞说,渐渐地,家人对她的工作,从最开始的不理解到现在全力支持。

  目前,南平市殡仪馆共有55名工作人员,其中“90后”有4位。“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越发开明,对殡仪工作不再讳莫如深,殡葬工作者年龄日趋年轻化。希望我能做得更好,让大家看到年轻一代殡葬工作者的新面貌。”郑祥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