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事高也爱"管闲事" 武平老干部献余热乐当"和事佬"

24.08.2015  15:24

  21日,尽管天气炎热,但武平县老干部人民调解员邱其华、曾桥汉两位老人,却顶着烈日奔走于农家,忙着为七坊村刘某调纠纷、解疙瘩。

  原来,刘某和邻居李某,因为土地权属纠纷找到了老干部人民调委会。邱其华、曾桥汉“上阵”后,经过组织当事人3次现场协商,最终冰释前嫌,双方握手言和。

  邱其华、曾桥汉是武平县老干部人民调委会聘请的老干部调解员。虽说“聘”,其实没花一分钱——退休干部不退休,他们继续发挥余热,甘当武平百姓的“和事佬”。老干部人民调解员都是由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担任,由于老干部威望高,只要发生邻里纠纷,或是家庭矛盾,村民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老干部调委会” 。

  前年,调委会还创新社会管理方式,与县法院携手在全市率先成立人民法院“促和中心”,调委会派出经验丰富的离退休老干部作为专职调解员开展工作,两年多已介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54件,成功率100%,其中当即履行198件,涉案标的额1000多万元。

  在武平县,像老干部调解员一样,有250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退休不退志,发挥着余热爱“管闲事”。县委老干部局持续为这些老干部搭建平台,引导他们或做关爱帮扶员,或做义务调解员,或致富引路人等,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老干部身心健康、自身素质提升、群众增收致富、和谐社会构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六促公”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努力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为民解困心不老!虽然岁数大了,但我们始终想着应该为家乡建设再做点事,尽点力……”武平县关工委原主任、80岁的王茂春的一席话,表达了老干部们的共同心声。王茂春说,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的武平县关工委一大批老同志,主动与中小学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组团”结对帮扶帮教和资助贫困学生4000多人,资助金额756万元,先后教育、挽救、转化失足青少年500余人。

  有的老同志积极参与纳凉点、农村休闲健身场所建设,有的携手参与文化、养老事业,有的争取资金帮扶贫困村、革命基点村发展增收项目;有的担任义务调解员,走村串户为民解困;有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贡献才智……

  如今,武平县近千名退休老干部加入关工委行列,组建各级关工委319个;设立老干部调解组织240个,在册“和事佬”1182人,调解矛盾纠纷近7000起,成功率97.3%;各级老干部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1600多条,不少意见建议纳入县委县府决策,有效发挥了“智囊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