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人大“五项机制”给代表戴上“紧箍咒”

05.08.2014  19:20

如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使其能积极作为、有效作为?是换届后的武平县十六届人大常委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人大代表的监督,促使代表全力履行职务,激活整个代表工作,该县人大常委会着力建立完善五项激励约束机制。

代表手记机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统一印制《代表手记》笔记本,要求代表每年通过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联系选民不少于20次,并认真记录选民反映的呼声和建议。对选民反映的问题有明确的个人处理意见,并视情况,或直接找有关部门协商,或向县乡(镇)人大反映。

接访选民机制。设立代表接访室,轮流安排各级人大代表联合接待群众来访。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及时协调帮助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转交有关部门办理,并及时将办理结果向群众反馈。

述职评议机制。完善《关于人大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以“制度”形式要求县、乡(镇)人大代表在每年底或次年初向选民述职一次,接受选民的“年检”。代表述职主要采取召开选区部分选民会议的方式进行,由选区所属各村(居)、各单位按照不低于选民总数2%的比例推荐选民代表参加述职大会。述职大会先由代表述职,然后选民分组评议,代表接受选民询问,最后进行集中测评,由选民对代表履职情况作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的评价,真实反映代表履职情况。

考核考评机制。对县、乡(镇)人大代表履行法定权利和义务情况作出量化规定,以百分制的形式,对人大代表出席人代会,提出议案、意见和建议,审议大会报告,参加代表小组活动,联系选民,为选民办实事等工作情况进行打分,年底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和评比表彰的依据。

公开通报机制。代表小组设立代表履职情况公示栏,定期向选民公示代表履职情况,并通过新闻媒体通报代表履职情况,在更广的范围内接受群众的监督。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