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访武夷山下梅村:万里茶道起点昔日辉煌将重现
福建新闻网武夷山11月10日电 题:踏访武夷山下梅村:万里茶道起点昔日辉煌将重现
作者 龙敏 刘小林 林庆
小溪穿流而过,把下梅村分成了南北两条街。
根据《崇安县志》(武夷山市旧时为崇安县)记载,200多年前,这条宽约两米、水深仅十公分左右的小溪曾日行舟300余艘,满载着新茶,顺信江下鄱阳湖,继而穿湖出九江口进入长江,远赴恰克图。
下梅这个横亘在群山之中的小村庄,便是万里茶道的起点。跨亚欧大陆的“万里茶道”,是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国际商路。
10日,记者从武夷山市市区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踏访武夷山市下梅村。如今,当地茶商后人们循着先辈的足迹,卖起了“文化茶”;而不久的将来,一个以“万里茶道”为主题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亦将在此横空出世,下梅村将重现昔日万里茶道起点的辉煌。
下梅邹氏恢复祖业
小石桥下溪水淙淙,溪两岸木质风雨廊下,坐着三三两两喝茶聊天的老人。恢宏的老建筑依旧诉说着曾经的辉煌。根据记载,康熙19年,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300余艘,且转运不绝。
其中,与晋商合作的下梅邹氏,创办了商号“景隆号”,每年获利百余万两白银,建豪宅七十余座。
目前,邹氏家祠仍是下梅村标志性古建筑,也是武夷山境内保存得最完善的一座祠堂建筑。邹家儿媳妇毛志英介绍,雍正年间,疏通万里茶道的晋商到福建经营武夷岩茶,主要合作伙伴便是下梅邹氏。
毛志英说,20年前嫁到下梅时,虽新房就在“大夫第”大屋中,但没人知道祖上的显赫。曾经很长时间内全靠几亩薄地艰难度日,虽有些茶树,但一度因为不值钱差点砍掉。
伴随着武夷山茶叶行情持续走俏,以及《乔家大院》的热播,下梅邹氏逐步恢复了祖业。邹家后人邹印文和堂弟重新注册了“景隆号”商标,并成立了万里茶路茶业有限公司。
第30代后人邹晓林,从武夷山市武夷学院毕业后,2011年成功申请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简称YBC)5万元(人民币,下同)项目扶持资金及一对一创业导师,创办了“邹府家茶”品牌。至今,每月营业额达到20万元。
“在发扬和振兴武夷山茶人诚信经营的理念坚持下,希望在把武夷茶推向国际。”邹晓林说。
文化旅游综合体逐渐崛起
10日上午,记者现场看到,下梅村的万里茶道雕塑广场已初步完工。主题雕塑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卢思立创作,高15米、长11米、宽8米。雕塑主体由茶叶、竹筏、水浪等元素组成,通过文字、图案等,突出坚毅挺拔、层出不穷的形象,重现当年“每日行筏三百艘”的繁荣景象。
除此之外,万里茶道博物馆建设也已启动,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已委托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王绍森设计,博物馆的陈列设计也正在招标中。
参与投资建设的中和(武夷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英杰表示,万里茶道起点雕塑广场将建成下梅核心景区的一个重要人文景点。
早在2005年,下梅村就被中国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0年,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启动。根据协议,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主要规划建设游客服务中心、下梅风韵、乐活农耕区、休闲养生区、文化创意基地、会议度假酒店和居民安置区等设施。
目前,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已被列为福建省文化产业十大重点项目,建设将进一步提速。蔡英杰表示,下梅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预计投资将达70亿元,建设中力求尊重古村落价值,修旧如故。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中高度评价,17世纪的“万里茶道”是连通中俄两国的“世纪动脉”。蔡英杰认为,万里茶道的持续走热,将推动起点下梅村重现昔日的辉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