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三无”病人每年欠费近40亿 医院有苦难言

26.09.2014  16:08

 

   人民视觉

    每个医院都有一本医疗欠费账。尤其是急重病人“先看病、后收费”政策实施之后,一些公立医院反映医疗欠费情况加剧了。一位公立医院院长说:“我们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说多了害怕更多人效仿,造成更多的欠费。

    国家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各地要于今年9月底前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用于解决急重危伤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相关费用患者的医疗救治问题。专家指出,早日落实这一政策,将为长期无法解决的医疗欠费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医院一年“三无”病人欠费约30亿—40亿元。医疗欠费怎么来的?谁在吃“霸王餐”?医院如何处理这类问题?最近,记者在四川、广东、北京等地进行了采访调查。

    急诊科是欠费“重灾区

    医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必须“先救治、后付费”。“三无”人员是易造成医疗欠费的主要群体

    从大多数医院的医疗欠费来源来看,急诊科是“重灾区”。按照规定,医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必须“先救治、后付费”。但其中没有医保、没有收入来源的车祸患者,各类纠纷肇祸事件中的伤者,120送来的“三无”人员,都是易造成医疗欠费的群体。“三无”病人一般指无身份、无责任机构或人员、无支付能力的病人。

    近日,记者来到广州市458医院,一家位于广州市东风东路与广州大道交会点上的三甲医院,地理位置几乎就在广州市城市几何中心上,正因如此,急重病人多被送到458医院急救中心。“医院目前产生的医疗欠费,90%都是通过急救中心收治的病人。”458医院急救中心主任吴轶林介绍说。

    这几天,吴轶林正在处理一位贵州籍急重伤员的医疗欠费问题。这位患者从立交桥上跌下摔断腰椎,接到120呼叫中心通知,吴轶林立即出车把患者接回来并实施手术。手术非常成功,患者康复情况良好,但留给急救中心的难题是该患者身无分文,也没有医保。医院通过患者家乡的派出所联系到了他的家人,但多次电话沟通病人家属始终没到医院,两万多元医药费用就成了医疗欠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