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疯”众生相:温州炒房团为何缺席本轮“狂欢”?

11.10.2016  16:43
   资料图 韦亮 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劳佳迪 | 上海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9期)

  9月25日,看起来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周日。上海初秋的阳光穿过刚刚开始褪色的行道树,静静洒落在位于商业核心区的一间咖啡馆内。但如果将镜头慢慢拉近,却会发现这样温柔的午后完全无法抚慰眼下被卷入疯狂楼市的芸芸众生。

  美国硅谷归来的陈述正在双眉微蹙地讲着自己错过“张唐川”板块的经历。作为被新富阶层彻底改变的知名地段,这片人称“小硅谷”的科创热土从均价2万元/平方米涨到7万元/平方米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他懊恼的是,若去年痛下决心入场,现在已是身家千万,这是朝九晚五永远无法企及的财富高度。

  听众杨息文显得眉飞色舞,通过一连串复杂的资产运作,这个月她已经成功摆脱了蜗居于“老破小”的命运,等待她的将是市值800万元的近郊洋房。和先生每月加起来的税后工资还不足2万元,却胆敢欠下银行630万元,他们透支的不只是余生的积累,还有从父母婚姻里榨取的最后一点价值——用离婚证换来的首套房资格。

  陈述、杨息文的老同学李舟则马不停蹄地前来赴约,周末他租车跑遍了苏锡杭,列入选房名单的板块包括苏州工业园区、无锡太湖新城和杭州未来科技城。由于2008年入住的嘉定新城几乎是上海涨幅最缓的板块,这次他遍览群书,自制了一整套购房指标,俨然像炒房客那样伺机“一雪前耻”,忘记了自己刚需人群的身份。

  而在隔壁桌上,一位地产顾问正在记事本上奋笔疾书,诸如“楼市的货币属性”“房东决策模型”“逼空式上涨”等等术语让坐在对面的涂晶晶喜上眉梢。半年内以2800万元天价买下北外滩两套豪宅的“阔太”此时更确信未来房价将“一骑绝尘”,她现在迫切想从银行借到更多低息贷款,好让手里的剩余现金尽快转化成不动产。

  一开始没有人注意到,咖啡馆的角落里还有一个愁容满面的年轻人。4年前投身这座大都市的李旸在“3·25新政”中被限购剥夺了购房的权利,近几个月完全脱离了调控束缚的上海房价让他只能为“没上车”长吁短叹,在发给同学的语音中,他几近绝望地做出了逃回省城的决定。但同学的答复又给了他当头棒喝,在新加入长三角俱乐部利好的发酵下,合肥房价上半年也暴涨了50%。

  这些人的话语间或飘进邻座的耳朵里,这甚至还让原本陌生的他们发生了交集。在房价成为街谈巷议的当下,已买房的、打算买房的、买不了房的人都刻意在公共场合寻找着共鸣。奇怪的是,每个人都不否认楼市存在巨大泡沫,但眼下热门城市的大多数人依然加倍地缠绵战场。

  他们似乎并不在意狂欢过后会否废墟遍野,此刻只想像其他人一样搭上这列名为“楼疯”的列车,仿佛只有通过钢筋水泥的浇筑才能建立起安全感,全然不顾它终将驶向何方。

   楼疯”地图

   上海

   小白领夫妻豪赌楼市,2万月薪背上630万房贷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房价就没能停下猛涨的步伐。《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称上海房价8月同比上涨34.4%,但多个板块的实际涨幅远远超过了官方公布的这一平均数字,例如“新静安”概念催化的大宁板块、内环风口上的北外滩、受张江科创产业集群辐射的唐镇等板块的涨幅都已接近翻倍。

  身为全国公认的最有投资头脑的一群平头百姓,上海人在去年巅峰时期的股市大牛市中被曝人均赚足20万元,因为担心存款一夜被楼市蒸发,自然也不肯缺席这场盛世空前的楼市突进。在一家私营企业做文案工作的杨息文只是普普通通的工薪族,正是这股“全民炒房风”的代表人物。

  “只要敢下赌注,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结婚已经三年的她,一直住在房龄超过30年的“老大楼”里,名下另一套房产也是空间局促的“老破小”,面对记者,她对于自己“倒腾”出一套豪宅颇为得意。就在不久前,父母办理了离婚手续,父亲净身出户,生生为她腾挪出首套房的操作空间。

  “我们先以父亲的名义买下一套市值800万元的新房,首付240万元,以年化6.8%的收益率通过亲朋好友借,承诺两年内还清,接着办理了父母和子女共同作为所有权人的接力贷,再请包装公司来‘粉饰’父亲的银行流水单,这样可以顺利从银行贷出630万元,包装费用是贷款额的0.8%。”杨息文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坦言,包装公司出具假流水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可以突破商业银行最多依据主贷人税后月薪的一半计算总贷款额的红线。

  在房价继续大涨心理预期的驱使下,630万元贷款并没有成为压在杨息文心头的重负。“我们的操作思路就是赚时差,父亲账户的公积金可以用来冲半年的还款,半年后我们会抛掉现在住的‘老大楼’,预计到时候可以卖350万元,加上一部分存款,不仅用来还清亲朋好友的借款本息,还可以抵充几年银行贷款,几年后再根据当时的还款压力决定是否需要抛掉另一套闲置的‘老破小’,这样一来,我们完全可以在新买的豪宅里提前享受十几年。

  这种操作思路唯一的底气就来自对未来数年房价的坚定看多,因为一旦房价大幅下滑,杨息文将出现腹背受敌的断供危机。不过,普通工薪族在本轮上海房价暴发中变身投资客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因为这些人的大量入市,本轮楼市大爆炸中,总价相对较低的外环外板块始终领涨。

  “公司楼盘去年开了第一期,售价是3.8万元/平方米,很快封盘不卖了,马上我们还要开第二期,根据目前附近的行情,最起码开到7万元/平方米。”驻扎唐镇的一家开发商销售经理马小姐告诉记者,由于“建仓成本”已经堪比内中环,很快普通投资客将不得不退出这个位于2号线地铁延伸线上的外环外板块,而这个价格一年前还是内环内的“专利”。

  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数据显示,整个8月,上海共成交一手房22548套,最后一周更是连续5天破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