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椎间盘突出新技术 8毫米纤维环上“穿针引线”

21.07.2014  15:13

蒲先生,是个货车司机,因为每天开车长达10个小时,十多年前就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根,病情一直反反复复。

蒲先生:都没办法站,什么事都做不了,就只能躺着最好。

医生诊断,蒲先生右侧腰椎处的“髓核”外移突出近1厘米,并且椎间盘外周纤维环破了一个大口子。按照通常治疗方式,医生要将椎间盘突出的部分“髓核”取掉,但破了一个口的椎间盘外周却无法处理,这也导致患者破口处的椎间盘再次突出压迫神经。

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 郑忠教授:这是神经,大多数症状是椎间盘突出压迫到神经造成腰间盘突出症,那我们现在做的微创手术呢,尽量不破坏重要骨头结构,同时又避开神经损伤的风险,然后,把这个取出来,现在我们又增加了一个复发的通道给封起来,希望这个病人的复发率减低。

郑教授说,微创通道联合纤维环修复重建微创脊柱外科技术,是在重庆新桥医院周跃教授的指导下,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十二病区医生今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的独创技术。

骨科专家:纤维环里面有个破口,很容易再吐出来。全世界第一个纤维环缝合技术,这个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难题。

郑教授说,通过微创手术,再结合“纤维环缝合术”新技术,可以大大降低患者椎间盘突出复发率。与蒲先生和家属沟通后,主刀的郑忠教授挑战这个高难度的新手术方法,即在蒲先生破裂的椎间盘纤维环上“穿针引线”,将破了口的纤维环缝合。由于手术本身就是微创开口,而手术患者椎间盘纤维环仅有8毫米宽,周围都是神经和脊髓,手术就像是在米粒上绣花。

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 郑忠教授:谈手术的难度

郑教授说,手术后第三天,蒲先生可以下床走动了,困扰蒲先生十多年的椎间盘突出,被医生用“一根线”成功解决。

医生VS蒲先生:不会痛了,走走看看,还不错。

福州市第二医院骨科 郑忠教授:浦先生这样的,我们科室应用了全世界领先的技术,也是我们医生原创的一个方法,缝合器,就可以把口把闭起来,在全世界来说是首创。

福建新闻频道记者福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