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法律善意 弘扬善德之行

25.12.2015  09:44

      近些年来,做了好事却陷入麻烦的事时有发生,社会公信力频频受损。“好人法”作为以法律助推道德建设的一种创新尝试,在广州、杭州、北京等地业已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相当于给公众注入一剂“强心针”。但处于起步阶段的“好人法”还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方面。“好人法”是否能维护公民权益、落地情况如何、还面临哪些问题?记者在广东进行了实地探访。(12月21日 《人民日报》)

      根据统计,近年来采取法律手段保障公民从事善行之举的省份、城市,已经越来越来越多。通过立法的方式,补齐法律层面的短板,减少公民因办好事而遭受诬赖的情形,并为见义勇为免除后顾之忧,显得尤为重要和必须。在不断完善“好人法”的基础上,人们做“好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对于烘焙社会文明道德之风、汇聚善行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如今的社会,人们往往面临着“不敢扶”的怪现象。面对跌倒的老人、摔倒的孩童,人们似乎总是害怕被诬陷,于是很多人都采取了旁观的态度。其实,“不敢扶”现象的出现,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有待提高,但是如何提高信任感却一直鲜有良方。“不敢扶”不过是当前不敢做好事的一个缩影,很多人做了好事之后,不仅不会得到褒扬和赞许,反而可能背负道德指责和讹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然会成为很多人的处事方式和手段。即便,做好事被诬赖、被讹诈只是小概率事件,但也颠覆了正义理念的认知,社会的道德重建之路必然会越来越崎岖。

      仔细分析,当前之所以做好人“不容易”,确实存在深层次的原因。比如,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长期的医疗保障问题、对司法公正的焦虑等等。同时,就目前的法律制度来看,对于如何保障好人的善行和义举,依然存在不完善和真空情形,更让“办好事”面临巨大的成本焦虑。虽然,做好事不过是道德层面的议题,但假如陷入到“徒善不足以自政”的怪圈中,就有必要将道德议题上升到法律层面,让法律成为弘扬善德之行的重要保障。

      好人做好事的背后,一旦好人遭受他人诬陷,被帮助者不仅有违道德良知,更应该接受法律的严惩。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言,“仓廪足而知廉耻”,在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道德良知的构建不能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话题。纵观很多地方的“好人法”,不仅仅对诬陷好人之人给予惩罚,而且还对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等善行,从制度保障、福利救济等方面给予了倾斜照顾。如此之下,不仅会让某些讹诈行为遭受沉重打击,而且还会减少或杜绝善行之人的后顾之忧,“好人法”的效果和价值值得期待。

        一部“好人法”,不仅仅是对善行之举的呵护,更是对社会道德风气形成的有力推动。法律的要义和价值,正是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从而实现惩恶扬善的目的。不难想象,立足于法律善意与正义的视角,“好人法”必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善德之花必将开满社会每个角落。(荔城区委文明办  飞雪)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