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里驶来“巨无霸”
直呼“惊呆了”
四月春风,草木茂盛。
在大田县桃源国有林场桃源工区,一台由芬兰专家驾驶的巨型林木联合采伐机驶进森林。不到3秒钟,一棵马尾松在这台巨型机械前应声倒下。
这是记者近日在于大田召开的全省营林机械推广示范会上看到的场景。这样的效率让许多从事林业几十年的业内人士直呼:“惊呆了!”
这台由芬兰旁赛公司生产的林木联合采伐机,是我省也是我国南方林区首台来自欧美林业发达国家的大型营林机械,每小时能完成100-140棵树木的采伐、去枝、去皮、造材任务,比人力操作可提高作业效率50倍以上,而且更加安全可靠。
“这批1982年针叶林已经到了该采伐的时候,下一轮将改种阔叶树和乡土树种。”桃源国有林场负责人黄德龙告诉记者,这片林子是杉木和马尾松混交林针叶林,“相对于阔叶林,针叶林在森林蓄积量和生态功能等方面有缺点”。
首次试用便取得成功,让购进这台机械的福建佳盛林业有限公司经理林春来喜上眉梢,这意味着他最头痛的劳动力问题得到了解决。他说,这些年,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十分短缺,每人每天的工价涨到200元,却还时常要为招不到人而发愁。“我们的工人平均年龄超过50岁,让机械来取代人力已经是必然的选择。”
推动“不炼山”
此次引进的还有割灌机、高枝油锯、挖坑机、粉碎机等林业设备。在省林科院高工马勇建看来,引进机械设备,对转变传统的炼山造林模式,推广不炼山造林有重要意义。
造林是国土绿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清新福建的基础工作。这也是一项高强度的工作,从整地、粉碎杂木、挖穴、植树,到抚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林农为了方便,往往采取一烧了之的炼山造林方法,这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且炼山后第一年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还会降低土壤肥力。采用炼山造林,杉树种到第三轮就很难长大,树苗成活率也低。
“新机械的投入不单是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改变营林方式。”省林业厅副厅长谢再钟说,我省台风多、雨量大,山多坡陡、土壤易受侵蚀,水土流失的形势依然严峻,传统的炼山造林模式对水土保持和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机械化作业极大地减轻了劳动强度,有助于在更大范围推广不炼山造林。
去年,我省启动实施营林机械推广示范,连续两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扶持10个县(国有林场)开展推广示范工作,包括组建营林机械专业队、营林机械购置补贴、作业技能培训、机械作业等。
各地也纷纷采取措施推动营林作业机械化。例如,三明市从2012年开始,将台湾田园搬运机“爬山虎”列为重点推广的台湾“五新”技术之一,林农购置“爬山虎”除了可以享受政府农机产品下乡补贴外,市财政每台再补助2000元;永安市鼓励林农购买挖穴机,每台补助1000元。
只是刚起步
以佳盛林业为代表的专业化营造林队伍的精彩表现,引来多方关注。
“专业化组织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大田县林业局营林股负责人说,一台联合采伐机需要300万元,对于广大林农,甚至国有林场来说,即使有购置补贴,仍不容易购进,所以发展专业化组织更现实。
“经过测算,采用机械化营林,每亩可节约成本20元左右。”林春来说,佳盛林业正是看中其中的商机,将跨区域提供采伐、销售、造林、抚育一条龙服务,让更多林农和林场受益于专业化作业。
据统计,通过我省各级林业部门扶持引导,全省去年共新增营林机械专业队16支、营林机械作业示范片4525亩,辐射带动周边营林机械作业23.7万亩。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我省机械化营林之路只是刚刚起步,一方面,与林业发达国家不同,我省山多坡陡,对营林机械的适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营林机械投入不菲,各地还需要探索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营林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组建营林机械专业化队伍。
“机械化水平是衡量现代林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持续开展营林机械推广示范,将逐渐扭转我省林业机械化不高的现状,逐步实现营林生产方式的变革。”谢再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