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林业厅关于开展2014年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数据采集和评估工作的通知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二五”期间全省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的通知》(闽政文〔2011〕195号)和《福建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14年度绩效管理工作的通知》(闽效综〔2014〕3号)要求,我厅决定组织开展2014年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数据采集和评估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形式
数据采集和评估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县级负责完成所辖区域年度森林资源数据实地采集更新和评价;各设区市负责抽取1-2个县(市、区)进行评估验证;省级负责对各设区市抽取1个县(市、区)的进行实地复核。具体标准、方法详见附件。
二、时间安排
12月下旬,各县(市、区)完成数据采集、评估工作,形成工作报告、数据相关报表,上报设区市林业局;2015年1月上旬,各设区市完成本辖区采集数据汇总、评估工作;2015年1月中旬省林业厅组织完成省级数据采集汇总、评估工作,并将结果上报省政府,作为各市、县(区)2014年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的依据,以及作为省效能办、省财政厅等部门2014年绩效考核、财力转移支付的依据。
三、有关要求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数据采集和评估工作的技术指导,各参加数据采集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数据采集方法和业务技术要求,做好森林增长指标年度数据采集工作。要建立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数据采集和评估工作质量责任制,严把调查质量关。
附件:福建省2014年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数据采集和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福建省林业厅
2014年12月25日
附件
福建省2014年森林增长指标
完成情况数据采集和评估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十二五”期间全省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的通知》(闽政文〔2011〕195号)要求,为做好2014年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数据采集和评估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一)及时掌握全省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针对2014年县级人民政府关于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确保“十二五”双增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
(二)为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对南平、三明、龙岩、宁德4市及各县(市、区)的绩效考核提供依据。
(三)为全省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提供奖励依据。
二、对象与数量
在各县(市、区)数据采集和评估的基础上,各设区市抽查1-2个县(市、区),省林业厅每个设区市抽查1个县(市、区)。对抽查对象的变化小班、档案小班进行检查。
(一)变化小班
在各县对省厅下发的变化图斑全面核实并更新建档的基础上,每个县(市、区)抽取50个遥感判读的变化图斑进行检查,变化图斑以建档小班为单位整理成变化小班一览表。
(二)档案小班
在各县完成年度资源建档变化调查的基础上,每个县随机抽2个村的森林资源建档小班进行全查。
三、工作内容
通过检查小班地类判定的准确率,重新核实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和森林资源保护情况(见附件1)。
(一)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目标值为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2014年增长目标。
(二)森林蓄积量
森林蓄积量约束性指标完成情况,目标值为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期间森林蓄积量2014年增长目标。
(三)林地减少率
考核县级人民政府保护林地情况,目标值为各县(市、区)2014年度内林地减少的比例。
(四)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
检查县级人民政府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的建立情况、实施情况及考核结果应用情况。按附件2的标准重新核实县级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
四、资料准备
(一)县级需要提供的资料:
①县级自评报告及自评表格资料。
②2014年森林资源年度更新调查小班矢量图及数据库。
③2014年森林资源年度更新调查小班变化调查记录卡。
④与建档更新有关的占用征收林地审核(批)材料。
⑤2014年林木采伐许可证和伐区调查设计、伐区验收材料。
⑥2014年林地保护和采伐管理相关的案件查处材料。
⑦2014年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上报备案资料。
⑧《县级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及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管理相关资料。
(二)省级、设区市检查需要资料
受检县(市、区)变化小班、建档小班抽查一览表和图件。
五、方式步骤
(一)县级采集评估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根据《福建省森林资源年度变化调查统计技术规定》要求进行年度建档更新,重点考虑遥感影像变化小班、占用征收林地小班、年度造林小班、年度采伐小班、年度森林火灾和森林有害生物小班的更新建档。若存在非法占用林地变更的小班应登记“2014年非法占用林地一览表”,详见附表1。
在年度建档更新的基础上开展自评工作,按附件1的标准测算自评分数,完成附表2和附表3的填写并形成县级森林增长自评报告。自评报告内容包括:(1)县级开展“双增”工作简介及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情况(包括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2)县域上一年度与本年度森林资源状况;(3)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及分析:重点分析林地面积变化、森林面积和蓄积变化及成因;(4)森林“双增”指标自评结果;(5)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二)设区市和省级采集评估
设区市和省级采集评估在县级自评的基础上,利用各县森林资源年度更新调查建档数据和遥感判读数据,采取抽查和现场核实的办法,对各县(市、区)的数据采集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审核自评结果的准确性。
1.听取汇报
通过座谈的方式认真听取受检县(市、区)关于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情况、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介绍,了解掌握责任制落实情况、县级自评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等。
2.查阅资料
通过查阅《县级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及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管理相关资料,核实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并按附件2的评分标准重新核实评分,完成检查附表4。
3.现场检查
现场检查以森林资源“一张图”为基础,核实林地、森林现状是否及时、准确地进行变更。检查对象以省厅提供的变化图斑和年度建档小班为主,采取现场调查和内业核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按要求完成附表5。
现场检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检查地类、面积和单位面积蓄积量
①核实地类。以抽检的变化小班和建档小班的图、表为依据,结合林业基本图、遥感影像和地形图,逐块进行现场地类调查,核实档案地类是否正确。如果现场地类与档案地类不一致,应进行现场地类判定并重新区划。区划方法可以采取地形图勾绘或GPS测绘。
②核实面积。地类发生变化的小班要重新区划边界,并计算面积。
③核实森林蓄积量。地类变化导致林分属性发生变化的小班要重新核实森林蓄积量。
(2)确定变化原因
如果核实地类与建档地类一致的,该小班检查合格,否则应进一步确定变化原因。变化原因采取外业现场调查与内业核实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主要变化原因有以下几种:
①人工造林。指当年人工种植造林、飞机播种造林,成活率达到规定标准的变化。地类变为未成林造林地。
②人工造林成林。指当年由未成造林地转为有林地的变化。包括当年人工营造经济林、竹林、短轮期桉树、泡桐转为有林地的变化。
③天然更新成林。指原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和非林地,通过天然更新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当年达到有林地的变化。特别要注意可封育成林的荒山荒地变化情况。
④林木采伐。指当年林木皆伐或择伐、有计划采伐或无计划采伐,引起地类由有林地转为无立木林地、疏林地,疏林地转为无立木林地的变化。
⑤山林火灾。指林地发生火烧后,地类由有林地变为疏林地、火烧迹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变为火烧迹地,荒山荒地、采伐迹地、可封育成林荒山荒地、林中林缘空、暂未利用荒山荒地变为火烧迹地的变化。
属于山林火灾的,应通过现场调查及森林火灾上报备案资料确定是否按程序上报,未上报的森林火灾在备注栏注明“未上报”。
⑥森林有害生物。指因森林有害生物引起地类由有林地转为疏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转为无立林木地的变化。
⑦征占林地。指经政府批准或未经政府批准,将林地改为非林地用途的变化。
⑧前期差错。指因人为调查原因导致的调查因子发生变化。
⑨规划调整。包括退耕还林、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的规划实施后引起地类变化,以及未规划为发展林业的土地上农民自主经营引起的地类变化。
⑩毁林开垦。非法侵占各类林地,开垦种植农作物,使林地转为农地。
?地质灾害。由于地质灾害引起的林地地类发生变化。
?其它灾害。除了火灾、森林有害生物以外的自然灾害引起的林地地类发生变化。
?漏划。属于林地范围,但前期未区划成林地的图斑
?其它变化。指除上述几种变化外的其它变化。
A、未成林造林地、幼龄林因失管而报废的变化。
B、风害、雪害引起地类由有林地变为疏林地、无立木林地,疏林地变为无立木林地的变化。
C、经济林改造,由经济林变为无林地的变化。有采伐的为采伐的变化。有造林的为人工造林的变化。
D、毁林造林(不经采伐),减少有林地、疏林地,增加疏林地、无立木林地的变化。有造林的为人工造林的变化。
E、有林地林冠下造林,只调查记载,不进行统计。待成林后根据当时情况进行相应变化统计。
F、其它原因的变化。
涉及林地面积变化的,应进一步核实相关占用征收林地审核(批)材料确定征占林地性质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在表5“林地审批号”栏填写林地审核审批号,非法则填写“非法”。
涉及森林采伐引起蓄积变化的,应通过现场调查及相关林木采伐资料确定采伐性质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在表5的“采伐证号”栏填写林木采伐证号,无证采伐则填写“非法”。
(3)拍摄现地照片
检查变化图斑应以图斑为单位现场拍摄相片至少2张(全景、近景),并在照片名称上注明:县名称-图斑号-序号。
六、结果评估
以各县(市、区)自评结果为基础,按照以下计算方法重新评估森林增长指标考核各项得分。
1.森林覆盖率分值
森林覆盖率得分=自评分数×森林面积核实率
森林面积核实率≥90%的,按自评分数评定;<90%的,则按森林覆盖率得分公式重新计算。
其中,森林面积核实率=(1-不合格“森林小班”面积/抽查“森林小班”面积)×100%
不合格“森林小班”指建档地类为有林地而核实地类为非有林地或建档地类为非有林地而核实地类为有林地的小班。
2.森林蓄积量分值
森林蓄积量得分=自评分数×森林蓄积量核实率
森林蓄积量核实率≥90%的,按自评分数评定;小于90%的,则按森林蓄积量得分公式重新计算。
其中,森林蓄积量核实率=(1-不合格“森林小班”蓄积量/抽查“森林小班”蓄积量)×100%
不合格“森林小班”定义如上。
3.林地减少率分值
林地减少率得分=自评分数×林地面积核实率
林地面积核实率≥90%的,按自评分数评定;<90%的,则按林地减少率得分公式重新计算。
其中,林地面积核实率=(1-不合格“林地小班”面积/抽查“林地小班”面积)×100%
不合格“林地小班”指建档地类为林地而核实地类为非林地或建档地类为非林地而核实地类为林地的小班。
七、提交成果
(一)各类表格。
(二)现地照片。
(三)工作报告。主要有:1.基本概况(包括县级森林资源概况、森林保护管理情况、森林增长指标自评情况和结果);2.数据采集数量、过程、结果;3.存在问题及建议。
附件:1. 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评分标准;
2.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评分标准;
附表:1. 2014年非法占用林地一览表
2. 2014年林地减少率评分表
3. 2014年森林增长指标考核评分表
4.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检查登记表
5. 2014年变化(建档)小班抽查一览表
附件1
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评分标准
序号 | 项目 | 满分 | 评分标准 |
1 | 森林覆盖率 | 30 | 目标值为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期间森林覆盖率约束性指标。自查得分按当年森林资源档案中森林覆盖率与省政府下达的该年度森林覆盖率目标值比较来确定得分,达标的得30分,未达标的每减少0.1个百分点扣3分,扣完为止。根据省、市检查考核或其他上级机关专项检查,森林面积核实率在90%以上的按自评分数评定,核实率在90%以下的按“自评分数×核实率”重新计算考核得分。 |
2 | 森林蓄积量 | 30 | 目标值为省政府下达的“十二五”期间森林蓄积量约束性指标。自查得分按当年森林资源档案中森林蓄积量与省政府下达的该年度森林蓄积量目标值比较来确定得分,达标的得30分,未达标的每减少0.1%扣3分,扣完为止。根据省、市检查考核或其他上级机关专项检查,森林蓄积量核实率在90%以上按自评分数评定,核实率在90%以下的按“自评分数×核实率”重新计算考核得分。 |
3 | 林地减少率 | 30 | 林地减少率=(2013年林地面积-2014年林地面积)/2013年林地面积。林地减少率≤0,得30分;0<林地减少率<100%,按“30×(1-林地减少率)”计算得分。根据省、市检查考核或其他上级机关专项检查,林地面积核实率≥90%的,按自评分数评定,核实率在90%以下的按“自评分数×核实率” 重新计算考核得分。 |
4 |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 | 10 | 按附件2的标准评定分数。 |
附件2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评分标准
检查分类 | 评分项目 | 满分 | 评分标准 |
责任制建立情况 | 内容全面 | 2 | 设定的目标全面,包括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森林保有量、林地保有量等重要指标,且目标设定科学合理的得2分。每缺少其中一个指标扣0.5分。 |
签订责任书 | 2 | 与各乡镇签订了责任书的得2分,否则不得分。 | |
保障措施明确合理 | 2 | 确保设定目标实现的保障措施明确合理的得2分。无保障措施的不得分。保障措施不明确合理的扣1分。 | |
责任制考核执行情况 | 程序合理 | 1 | 具有规范合理的考核执行程序的得1分。无考核执行程序规定的不得分。考核程序不规范不合理的扣0.5分。 |
考核落实到位 | 1 | 严格按照确定的考核执行程序进行考核,不走过场的的得1分,否则不得分。 | |
考核结果应用情况 | 及时通报结果 | 1 | 考核结束后及时通报结果的的1分,否则不得分。 |
对发现问题认真整改 | 0.5 | 对发现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 | |
奖惩兑现 | 0.5 | 按照奖惩措施兑现的得0.5分,否则不得分。 |
附表1
2014年非法占用林地一览表
|
|
|
|
| 单位:公顷 | |||||||||
序号 | 乡镇 | 村 | 林班 | 大班 | 小班 | 占用前地类 | 占用前林种 | 面积 | 违法原因 | 违法时间 | 责任人 | 查处情况 | 是否补办手续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
| 填表日期: |
|
|
|
|
| |||||||
填表说明:1.本表由林业执法部门(含森林公安和林业行政执法机构)和补充调查成果提供。 | ||||||||||||||
2.已补办手续的要在备注填写已补办的林地审核同意书号。 | ||||||||||||||
3.以小班为单位逐条登记。 |
附表2
2014年林地减少率评分表
|
|
|
|
|
|
|
| 单位:公顷 | |
单位 | 林地保有量目标值 | 上年度林地面积 | 变化面积 | 本年度林地面积 | 林地减少率 (%) | 县级自评 | 设区市复核分 | ||
依法使用面积 | 非法占用林地面积 | 补充林地面积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
| 填表日期: | |||||||
填表说明:1.面积以公顷计算,保留4位小数,自评分和复核分保留1位小数;2.林地保有量目标值填写林地保护规划的林地保有量;3.计算非法面积应扣除已补办面积。 |
附表3
2014年森林增长指标完成情况评分表
统计 单 位 | 评 分 | 总分 | 森林覆盖率(30分) | 森林蓄积量(30分) | 林地减少率(30分) |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10分) | ||||||
类 型 | 目标值 | 现值 | 得分 | 目标值 | 现值 | 得分 | 上年值 | 当年值 | 得分 | |||
| 县级自评 |
|
|
|
|
|
|
|
|
|
|
|
设区市复核 |
|
|
|
|
|
|
|
|
|
|
| |
省级复核 |
|
|
|
|
|
|
|
|
|
|
| |
| 县级自评 |
|
|
|
|
|
|
|
|
|
|
|
设区市复核 |
|
|
|
|
|
|
|
|
|
|
| |
省级复核 |
|
|
|
|
|
|
|
|
|
|
| |
| 县级自评 |
|
|
|
|
|
|
|
|
|
|
|
设区市复核 |
|
|
|
|
|
|
|
|
|
|
| |
省级复核 |
|
|
|
|
|
|
|
|
|
|
|
附表4
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实施情况检查登记表 | ||||
|
|
|
|
|
检查分类 | 评分项目 | 满分 | 评价结果 | 得分 |
责任制建立情况 | 内容全面 | 2 |
|
|
签订责任书 | 2 |
|
| |
保障措施明确合理 | 2 |
|
| |
责任制考核执行情况 | 程序合理 | 1 |
|
|
考核落实到位 | 1 |
|
| |
考核结果应用情况 | 及时通报结果 | 1 |
|
|
对发现问题认真整改 | 0.5 |
|
| |
奖惩兑现 | 0.5 |
|
| |
检查人员: |
| 检查时间: |
|
|
附表5
2014年变化(建档)小班抽查一览表 | ||||||||||||||||||||||
|
|
|
|
|
|
|
|
|
|
|
| 单位:公顷,每立方米/公顷 | ||||||||||
图班号 | 乡镇场 | 村工区 | 面积 | 林班号 | 大班号 | 小班号 | 档案地类 | 林种 | 优势树种 | 年龄 | 每公顷林分蓄积 | 生态级别 | 是否建档 | 核实地类 | 核实面积 | 变化原因 | 不合格林地面积 | 不合格森林面积 | 不合格森林蓄积 | 采伐证号 | 林地审批号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
|
|
| 填表日期: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说明 1.不合格森林面积、不合格森林蓄积:与建档不相符的结果,包括被增长和消减的量。 | ||||||||||||||||||||||
|
| 2.采伐证号:合法采伐的填采伐证号,非法的填“非法”。 | ||||||||||||||||||||
|
| 3.林地审批号:合法占用征收的填写林地审批号,非法的填“非法”。 | ||||||||||||||||||||
|
| 4.以小班为单位逐条登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