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检察机关深入推进“两提升五过硬”建设工作纪实

19.01.2015  13:10

  又是一年春风时。在这片以绿著称的大地上,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求,并不亚于一贯以来对又一轮新生命勃发的渴望。

  两会前夕,记者从南平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提升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政法队伍”的要求,一年多来,两级检察机关以“两提升五过硬”建设为统揽,突出执法办案,强化法律监督,狠抓队伍建设,探索检察改革,抓工作谋划、抓特色亮点、抓机制创新,各项检察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许多工作在全省有不同程度的提名进位,一些还进入全省前列,得到了市委和省检察院的充分肯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为“人民检察”这四个大字进一步注入了有温度、有活力、有影响、有效能的内涵。

  1 从严治检 建设“过硬”队伍

  小编感悟:一个系统,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外在形象的树立并非一朝一夕,而是其软硬实力的综合体现。但对老百姓来说,他们对这个单位形象的认识则往往是直接感受于他们所接触的,代表这一系统、这一部门、这一单位的人,和这些人所展示出来的品质、作风、甚至性格。毫不夸张地说,人与队伍,是一个机关形象最生动的代表、最形象的诠释和最有地气的感知。

  “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是党和人民对政法队伍的新要求,市检察院把这一要求落实到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不断提升检察队伍的综合素质。

  加强机关党建,以党建带动队建。2014年,市检察院对支部这一最基层的党组织进行了重新组合设置,配齐配强支委会人员,加强机关支部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全面落实以实现机关党建走前头“一个目标”,落实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抓好一岗双责、促进履职、思想作风、党内监督、文明和谐、基层组织“六个重点”,坚持省、市、县“三级联创”为内容的“1263”机关党建工作机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

  坚持以专业化、职业化为导向,加强执业能力建设。两级院采取集中授课、网络培训、岗位实训等多种方式,突出本级的自主培训。与厦门大学法学院联合共建“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举办学术交流和实务讲座,分期组织120名干警到厦门大学法学院开展职务犯罪侦查和公诉业务培训,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能。

  进一步强化检察队伍纪律作风建设。市检察院推行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晒工作的“三定一晒”工作机制,院领导首先带头将每周工作情况编发成“工作周报”下发,让全院干警监督评议;每位干警明确工作岗位和具体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干警每月工作完成情况形成总结在检察内网上进行公示,营造实干实效的工作氛围。“三定一晒”制度实行以来,机关工作作风明显好转。同时,为强化内部监督,市检察院还开展了“整风肃纪”专项治理和“正风肃纪、公正廉洁”专项检务督察活动,分季度、分重点对全市检察机关检风检纪遵守情况开展督察,全面排查和纠正执法司法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经过一年的努力,全市检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法律监督和执法能力显著增强,“五过硬”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2 严格执法 增强检察公信力

  小编感悟:公信是什么?对司法机关而言,公信是社会公众对司法结果和司法过程的充分信赖、尊重与认同的高度反映。公信,是大众百姓向而往之的民心指向;也是司法机关坚而守之的职业追求。公信是立法之基,执法之本,行法之道,护法之剑。而公信力的树立、培养、产生、维护,更是一个小心翼翼、兢兢业业、持之以恒、水滴石穿的过程。

  2014年,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忠诚履职,公正执法,认真履行批捕起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不断提升检察工作公信力。

  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切实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对轻微刑事犯罪依法落实从宽规定,严格适用逮捕这一强制措施,并开展羁押必要性审查。2014年作出不批准逮捕、不起诉处理人数分别比升29.57%和19.15%,对逮捕后没有羁押必要性的犯罪嫌疑人建议公安机关变更强制措施,实行非羁押诉讼,避免“一押到底”,既提高诉讼效率,又维护了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清廉政务环境。不断提高侦查能力,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依法设置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点,改造使用侦查车,采购高清监控、电子取证、手机取证、身心监护仪等侦查设备,全面提升办案工作科技含量。同时建立了以王金文检察长为指挥长的大要案侦查指挥中心,建立两级检察院案件线索、办案人员和侦查装备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的侦查一体化机制,侦查能力和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发挥监督职能,维护法律正确实施是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责。一年来,通过刑事诉讼监督、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监督,促进了法律的公平正义。扎实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监督纠正“有权人”“有钱人”等罪犯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问题,共监督对26名暂予监外执行条件消失的罪犯收监执行,立案与之相关联的职务犯罪2人,收监数和立案数在全省位居前列。

  习总书记曾指出,“预防职务犯罪出生产力”。全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预防职务犯罪职能,建立警示教育基地,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百村行”活动,与相关部门行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还将职务犯罪预防纳入党校培训课程。一年来,两级院共举办警示教育和预防宣讲427场次,发放宣传图册15000多份。在传统方式之外,还尝试运用“两微一端”、“微电影”等新兴媒介开展预防。以检察微博、微信及时发布有关预防犯罪的相关内容,扩大影响,为社会创造更多“生产力”。其中市检察院制作的预防微电影《回家》获得全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评比优秀奖。

  3.司法为民 提升工作亲和力

  小编感悟:法律是无情的。它代表着严酷的意志力,公正的决断力。但是,当法律体现它为正义开道、为弱者呐喊、为百姓服务、为社会谋福祉的功能时,它是有温度的,因为,不论是行使者还是接受者,都是一具具活生生的个体。它需要我们保持应有的谦恭与亲和,去体现司法过程中表现出对生命的尊敬,对人的尊敬。

  一年多来,全市检察机关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把执法过程转变为服务群众的过程,增强对“人民检察为人民”的理论认同、感情认同和实践认同,把提升检察工作亲和力作为检察工作的目标之一。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检察工作亲民、爱民,提升检察工作亲和力的重要途径。两级检察机关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倾听群众声音,改进执法方式,回应群众诉求,密切联系服务群众。今年以来,市检察院通过走访座谈、案件回访、邀请评议、发函征询等多种形式,征集意见建议296条,动态研究并分解为3批29项整改项目逐项落实。为推进检察工作深入群众,推行“一线工作法”, 两级院领导深入基层检察院、深入各乡镇,蹲点开展调研,巡回检察,帮助解决群众诉求。以民生检察工作站、派驻检察室、生态资源联络点为平台,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同时开展“四走进、四服务”等爱民实践活动,畅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行“一线工作法”以来,共就地受理群众的控申举报263件,开展法制宣传195场,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425件次,帮助协调解决群众诉求110件。

  民生犯罪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保障民生民利,根据高检院的统一部署,全市检察机关从2013年开始连续两年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2014年依法查办专项补贴资金管理、征地拆迁、社会保障、涉农惠民等民生领域职务犯罪案件64件81人,涉案金额2300多万元。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突出问题,查办贪赃枉法、徇私舞弊、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17人。开展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批捕制售假冒伪劣商品、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嫌疑人15人,起诉40人。

  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司法保护,是司法活动人文关怀的又一体现。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以专门章节规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明确要求未成年人案件办理“专业化”。目前,全市两级院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检察科(办公室),挑选政治素质过硬,富有爱心、耐心、责任心,有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人员承担未检工作,全市有8名检察官还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以“检察官姐姐”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未成年人社会关护帮教工作站”等形式,通过亲情帮教涉案少年、温情慰问留守儿童、真情普法校园师生,倾情关心关注未成年人成长。

  2014年两级检察院帮助挂点乡镇、挂钩帮扶村生产发展,直接援助资金和协调项目资金850多万元,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在顺昌县埔上镇张墩村建立“美丽乡村建设教育基地”。2014年5月,市委、市政府组织对102个市直部门挂钩帮扶的51个村进行考评,市检察院与4个市直单位并列第一。同时,市检察院主动对接省级、市级重点项目、经济开发区,如服务延平新城、顺昌省级郑坊光机电工业园区、政和同心经济开发区的建设,建立检企联席会议制度,开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4 主动融入 服务发展大局

  小编感悟: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契约经济和法制经济。它意味着司法贯穿着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细节,每一个事件,每一道文本。有了司法的依托和保驾护航,才能使市场经济这架大船行使得快速、平稳、顺畅。作为检察机关,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主动融入、毫不缺位、细致服务,体现公正呢?南平市检察院以他们长期的努力探索,给了我们满意的回答。

  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为服务这一中心工作,2014年初,市检察院多次召开专题党组会进行部署研究,制定《南平市检察机关服务打造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意见十九条》及相关配套制度,统一执法思想,明确任务要求,以建设“两提升五过硬”检察队伍为契机,促进服务南平发展大局能力的提升。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市检察院开展了“服务生态经济,建设美丽南平”专项监督活动,加强对生态环境和能源资源的司法保护力度。同时,扎实推进查办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加大对林业监管、用地审批、环境保护等领域职务犯罪案件打击力度。为更好地服务我市绿色发展,市检察院和10个基层院均已将林业检察机构更名为生态资源检察机构,调整和拓展相关职能,除涉林犯罪案件外,将破坏生态资源环境的其他案件也纳入到生态资源检察职责范围,共办理环境保护、国土资源、水产资源等新增领域犯罪案件9件12人。探索建立“补植复绿生态恢复基金”、在全省首创森林资源管理“黑名单”等工作机制,制定《盗、滥伐林木违法犯罪行为档案查询和处理办法》;创建“林业检察实地办案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走访、实地讯问、现场勘查或复查、案发地开庭等形式办理案件,有力提升了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为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市检察院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大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犯罪的打击力度。2013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依法办理非法集资、集资诈骗犯罪案件28件,其中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犯罪案件15件、集资诈骗犯罪案件13件,总涉案金额近15亿元。

  建设武夷新区是南平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随着形势的发展,新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5月底南平市政府迁址建阳获国务院批复后,新区建设呈现更加美好的前景。为更好地服务武夷新区建设,2014年6月,市检察院派驻武夷新区检察室在新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从预防职务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法制宣传等方面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优化武夷新区建设法治环境。

  为推进社会依法治理工作的进步,市检察院认真落实人民检察院受理控告申诉依法导入法律程序和案件终结办法,规范信访案件答复程序,依法妥善处理群众控告、申诉、举报。同时,完善“检调对接”工作机制,把检察环节调解与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有效衔接,形成息诉工作合力。一些基层院以召开听证会的形式,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参与调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结束语:

  长风破浪会有时,更待春前草木晖。

  一年多来,全市检察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队伍精神风貌有效提振,检察机关形象稳步提升。2015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检察机关在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中肩负着实践者与推动者的责任。全市检察机关将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南平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