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0.2014  12:40
  桥

            ——桥弯下腰来,将道路背过去。

   因着工作需要,在今年的回访帮教会之后,我们组织了建瓯的新生少年们观看了电影《南平红荔》,灯光暗下之后,看着孩子们明眸闪烁,索性也坐下来重温一遍。

  整部影片给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座座桥,不论是廊桥、斜拉索桥还是九峰桥,矗在大荧幕上都有一种渡化的感觉,似乎在说:孩子,过了就过去了,你依然是纯洁的。

  桥,静止伫立,是一个坐标,让新生的少年集结于此,扬帆起航。成长总是那么的具有代价性,要么让人追悔不已挽回不及,亦或是让人在不知不觉之中恍如隔世。然而这一切都需要正视,对少年来说,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挣扎在罪恶感的泥潭中不能自拔。在文艺汇演中,孩子们从最初的不愿意参演到后来在台上大胆的讲出自己的过去。这种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正是成长的开端,而这种神奇的效果是在观众以热烈掌声的表达的认同中促使的吗?产生于这次文化汇演中的体会,让詹红荔法官认识到让新生的孩子树立信心、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重要性。于是,新生少年队开始集结。

  是的,让一群想要改变自己的孩子团结在一起,共同面对、互相启发,一起用实际行动改变自我、服务社会,这或许是“新生少年队”这一形式被认同的要义之所在。在司法实践中最缺少的应该就是这种创造平台的努力。少年审判工作,必须是对每一个未成年犯负责,帮助他们放下负累、融入群体,自由而健康成长。而詹红荔法官这一努力必将鼓舞更多包括我在内的少年审判队伍在“少年新生”这一方向上的努力,推陈出新。

  廊桥,穿上衣裳,是一种封印,将懵懂的过失包容化解,破茧成蝶。造桥者想为尚未有健全辨识能力的失足者提供一个安全通过的愿景,它是封闭的,也是安全的。在目睹如方超等少年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境遇后,詹红荔法官在苦苦思索着为什么社会不能对犯过错的小孩给于足够的宽慰与谅解,而让不安的他们在误解、压抑与孤单中无法自我矫正和融入社会,以致再次走上犯罪道路或者自寻短见?他们是不是需要更好的引导、保护。

  是的,他们需要的新生,是一个可以忘记过去可以让他们重新感受到信任、温暖与微笑向前的社会。这一切的前提是可以让他们因一时冲动而犯下的过错翻篇,于是未成年人“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应运而生。少年法庭也要如一座弯下腰来的廊桥,每一位法官就是一个个造桥者,带着包容与爱去化解不安与错误。

  索桥,万索齐拉,是一种渡化,凝心聚力的支撑提携,只为青春向上。因为年轻,在面对各种诱惑、拉拢和残酷的时候,幼小的心灵承载不了那么多。如果社会和法律只是一味的要求他们承担责任而不以爱心包容,那么一个案子使社会上增加的是一个罪犯;而如果以教育、感化和挽救注入少年犯的审判过程,那带来的将不只是教训而是一个个脱胎换骨的青年人,这对社会的发展显然是更有利的。

  是的,苦涩过后,依旧要风雨兼程,但如果有一座包裹着的爱与希望的通向社会桥梁,那一定很好。少年法庭就是这样一座满是力量与安全感的斜拉索桥,让每一个从这里走过的未成年犯有所改变,给一点光,点亮希望。

  “少年审判庭就是一座桥,我们要让这些孩子从这座桥上过去,穿过他们人生的障碍,不掉入水中。”是的,少年审判庭就是这样一座渡化的桥,化解仇恨、误解和不安。在犯错误的孩子与社会之间架起的桥,让不知天高地厚的青春有一个出口通往社会,让这个固化的社会给犯错误的孩子留一扇门。因为年少轻狂,总是会有错误,我们必须理解。中年创造平台引导青年、青年富于理想自由上进,少年自在无忧感受世界。

  每座桥都是通往心里的路,而爱与教育是行道的树,为少年前行挡风遮雨引路。 责任编辑:曾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