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2014  18:44
  寿宁山多水多,桥也多。

  明末姑苏才子冯梦龙宦游到此,诗云:“只愁零雨至,尚有未成桥。

  350多年后,一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干部三进寿宁下党乡,与桥结缘,写下力行“四下基层”、践行群众路线的动人篇章。

                      一

  下党村依山面水,村口有一座远近闻名的木拱廊桥——鸾峰桥。它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横跨溪流两岸,全长47.6米,拱跨37.6米,是世界上单拱跨度最长的贯木拱廊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不仅是交通桥、风雨桥,还是风水桥,桥里供奉着观音菩萨,老百姓相信它可以消灾赐福、庇佑黎民。

  1989年7月19日中午,鸾峰桥外烈日当空,桥下流水潺潺,桥内凉风习习。三天前就已冲洗干净的桥廊,现在迎来远方的贵客。为首的高大年轻,说一口普通话,平易近人,村民们管他叫“知府”,因为依他们的理解,地委书记就是与古代“知府”一样大的官,颇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意味。他和随行者在桥廊内休憩、纳凉、喝茶、吃饭,喝的是当地土草药冲泡的解暑凉茶,吃的是番薯扣、小笋、田螺等农家饭菜。

  他是来践约的。一个月前,下党乡党委书记在地委工作会议上“放炮”:上级对贫困地区要关心,要扶贫。他当场与乡党委书记约定,一定到下党来一趟。这天清晨6点,他率地、县官员30多人,乘一辆中巴车颠簸3小时从县城到达平溪乡屏峰村,再下车步行,戴草帽、拄竹杖、踏山岭,顶着酷暑跋涉15华里,终于来到下党村。顾不上洗去一路风尘和满身汗渍,他在鸾峰桥头附近的一座土房里听取工作汇报。无公路、无照明、无自来水、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楼,百事待举,这就是建乡不久的下党的最基本乡情。他感慨道:下党乡条件很差,干部和群众很辛苦,我们都很受教育。各个岗位上的领导干部要优先考虑特困地区的发展建设,不能忘记还有很多父老乡亲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在桥内吃完午饭、短暂休息后,他视察了乡党委政府办公所在地——王氏祠堂,以及租驻在村民土房里的邮电所、卫生院等乡直单位,都十分简陋。他又走访了几户特困户,询问他们的家庭人口、粮食、收入等情况,都十分窘迫。

  转眼已是午后3点,该动身返程了。来路艰难,去路艰险。从鸾峰桥头出发,沿着羊肠小道往溪谷下游行走,履溪滩、攀石崖、钻树林,乡党委书记手持柴刀在前头开路,跋涉20华里,众人终于走出深山。再乘车返回县城,天色如墨。在招待所里,许多人发现自己除了一身汗臭,脚底还磨出了血泡。

  次日上午,在县政府会议室召开的现场办公会议上,他让随行的18个地直部门负责人“翻箱倒柜、竭尽全力”,共同帮助解决下党问题。最后筹资72万元,用于下党乡水电站、公路、学校、乡政府办公楼等项目建设。

古老的鸾峰桥,成为他深入基层、心系群众的见证。

                    二

  1989年7月21日晚,下党乡突逢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下屏峰村民房被毁30余座,罹难5人,受灾62户332人。下屏峰告急!下党乡告急!

  他再次来到下党乡。

  冒着雨,从芹洋乡溪源村出发,沿溪边徒步前往下屏峰村,他指着被洪水完全冲毁的道路残基感叹:“几天前我还从上面走过,现在什么都没有了!”众人跋涉6华里,好不容易来到下屏峰村。只见洪流之上有一座木拱廊桥岿然不动,稳如泰山,它就是双凤桥——一座与鸾峰桥同样古老、同样构造、跨越同一条溪流的姊妹桥。沉重的脚步踏过双凤桥,迈入村里,他看到原本秀美的村庄变成荒滩,满目疮痍。在重灾户杨成美家,他语慰老人,手抚孤儿,满是同情与怜惜。他鼓励受灾群众自力更生,重建家园,党和政府一定竭尽全力帮助大家渡过难关。当日,省、地两级对32户重灾户每户补助1500元,决定拨款15万元用于修复村道、防洪堤和学校。

  坚强的双凤桥,是他和群众在灾难和困难面前同呼吸、共命运的象征。

                    三

  第三次重返下党,已是七年之后。

  1996年8月7日,又逢盛夏。已升任省委副书记的他,带领省直部门负责人前往下党乡。

  他来到下屏峰村。昔日古老而久经考验的双凤桥,因不能适应生产生活的新需要,如今已被拆除并原址改建石拱桥。由于资金短缺,石拱桥只建成两个桥拱,村民临时在拱上垒筑了一条简陋石级,在两拱之间、桥墩之上搭设了几块木板,供人通行。他说,要想办法建好桥,解决群众出行不便问题。“只愁零雨至,尚有未成桥”啊。他登桥拱、踏木板、下桥拱,行至村中,边走边察看灾后重修的防洪堤。村干部请他先到村委楼里喝口茶,他婉拒:“不了,先到群众家中看看。”一路上,他与村民打招呼、握手,仔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入户慰问困难群众。看到受灾群众重建家园,村庄面貌焕然一新,他感到由衷的欣慰。当他再次从未建好的石拱桥上走过,离开村庄,村民们自发拿着鞭炮来到路口燃放,为“恩人”送行……

沿着新修的公路驱车抵达下党村,新村已现雏形。在新建的乡政府办公楼会议室里,他说:“整整七年之后的今天,我又到了下党。七年来,我一直牵挂着下党。”“那次来这儿的印象异常难忘,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忆往昔,看现在,我们更加坚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的信念,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我们的事业一定能搞好,明天会更好。”他对在场的领导干部提出五点希望,并协调100多万元资金帮助下党乡发展经济社会事业,其中包括给下屏峰村修桥的10万元。

  下屏峰石拱桥,是他致力帮助群众摆脱贫困、创造新生活的缩影。

  三进下党乡,他走过三座桥。他心里头始终还装着另一座桥,一头连着使命和职责,一头连着基层和群众,这座桥就是他的感情他的爱。调离宁德之前,他专程前往寿宁告别:“我和寿宁的干部群众的感情是很深的”,“我调走了,一颗热爱闽东的心还留在闽东。

  这绝非虚言。

  距离第一次下党之行整整25年后,已身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他,在讲话中多次回忆起下党乡往事,那一幕幕披荆斩棘、跋山涉水的景象,一幅幅群众箪食壶浆、沿途慰劳的画面,依然让他深情萦怀,难以忘怀。 责任编辑:曾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