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法院打造民生案件“BRT”审执模式

10.02.2015  12:19
  近年来,建阳法院注重保障农民工讨薪、赡养、抚养、交通事故赔偿等涉民生案件中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强制度创新,为涉民生案件开通“专用道”,打造高效率、低成本的司法“BRT”审判模式。据统计,2014年以来,建阳法院启动司法“BRT”审判模式工审结农民工讨薪、赡养、抚养、交通事故赔偿案件360件,涉及标的额1900多万元,案件平均审理天数20日,下降41.17%。因其高效便民低成本而深受辖区群众的好评。

                 架起便民“连接线

  为了让涉民生案件化解萌芽阶段,切实减轻群众讼累,该院建立了11个法官民意联系点、聘请了38名司法联络员作为化解涉民生案件的司法“连接线”。2014年,该院共诉前化解案件123件,调解案件114件,为众多弱势群体减轻了讼累。

  “感谢法官的帮忙,让我们可以安心回家过年。”在春节前成功领到拖欠工资的四川农民工小陈说。

  2014年春节前,138名农民工来到建阳市政府上访,要求福建省六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支付拖欠工资231万余元。该案通过法官民意联系点转至建阳市法院后,该院工作人员迅速开展诉前化解工作,仅用三天时间就促成涉案当事人自愿变通保全措施,将冻结的银行存款120万余元转入市人社局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专户。并与六合公司沟通协商,督促该公司自筹资金,最终补上资金缺口,让百余农民工全额领到工资。

                开通绿色“专用道

  “没想到法院立案如此方便,法官帮我准备材料,真是遇到好心人了。”说起立案庭的服务,王老太一个劲的夸奖。

   近年来,建阳法院针对涉民生案件实行“专人管、当天立、当日办”的专用立案通道,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王老太便是该通道的受益者。生有4名子女的王老太,却感受不到子女的孝顺,在多次讨要赡养费无果的情况下,已近90高龄的她无奈之下向法院寻求帮助。一见陈老太,陈法官赶忙起身,搀扶她坐下,仔细地听她的讲述自己的“辛酸事”,按照王老太的口述,陈法官帮其打好诉状,并“东奔西跑”地为其复印身份证、户口本、联系社区干部等,当天便立好案件并移送到审判业务部门。临近下班时,开庭传票便已经在送往王老太几名子女的路上。

  “专用通道的开通,其目的是为特殊群体提供特殊的服务,做到专人专管、当日立案、当日移送审理,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审理阶段。”该院立案庭张庭长介绍道。

                缩短审执“时间表

  对于涉民生案件,建阳法院要求在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基础上,能简则简、快审快结,尽可能缩短涉民生案件的审理执行期限,提高效率。

  在处理涉诉标的额较小的民生案件,该院积极结合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施行的小额诉讼程序,推出“小额速裁”工作法。一方面简化程序,切实方便群众诉讼。立足审判实践,按照“高效便民、方式灵活、简便快捷、案结事了”的原则,对法律关系明确、事实清楚、争议标的较小的给付之诉案,实行集中审理。另一方面,坚持司法为民,用调处助力和谐。案件审理中,法官根据案情发展随时把握调解时机,尽最大努力促使当事人通过和谐方式解决纠纷。

  “这几千块钱我讨了一年都拿不到,没想这刚到法院没几天,就拿到了,你们法院这个小额速裁还真不赖!”刚拿回欠款的60多岁的老刘激动地说道!而老刘就是该院通过“小额速裁”审结的一起案件的原告。

            打造诉讼“低成本

  “感谢法院,让我没钱也能打得起这场官司!”去年10月30日,刘某在建阳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感激地说道。

  这一切,得益于建阳法院为涉民生案件打造的“低成本”诉讼模式。为了切实保障涉民生案件中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让“有理无钱”的人也打得起官司,该院大力加强司法救助的力度。

  上述的刘某因为一起交通事故导致多处伤残,根据认定,对方负事故全部责任。然而,对方及保险公司垫付的治疗费远远不够,刘某东拼西凑勉强治疗完毕,却已负债累累。诉讼服务中心的法官了解情况后,建议刘某向法院申请缓、减、免交诉讼费,并知其需要准备的相关材料。几天后,再次来到法院的刘某很快就办理好了缓交诉讼费的手续。

  据悉,仅2014年该院就为经济确有困难的当事人缓、减、免交诉讼费181.48万元。同时,该院还设立10万元的司法救助基金,2014年共对8个案件的16名特困当事人实施司法救助9.9万元。 责任编辑:曾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