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治“不文明”理应“立规矩”

08.07.2020  16:51

  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28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将侮辱、诽谤英雄烈士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同时对高空抛物、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等行为进行针对性规定。(7月7日 人民网、澎湃新闻)

  文明礼仪,强调的是“尊重为本”。讲文明、遵礼仪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通行法则。文明的举止不仅可以提高个人素质,而且有利于润滑人际关系,增进社会和谐。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只看到文明“含情脉脉”的一面,忽视了文明行为的“孪生兄弟”,不文明行为“嚣张跋扈”的样子。满口脏话、乱刻乱画、随意践踏、插队加塞、高空抛物、抢夺方向盘、侮辱英烈……凡此种种不文明行径,制造了社会不和谐的音符。长此以往,岂止是不文明,有些人的行为已然逐步突破道德底线,有违法嫌疑了,势必整个社会文明将会为之动荡。

  为什么不文明行为“刺眼”?为什么刺眼的行为却屡禁不止?为什么对“抹黑”城市的野蛮人,阵阵讨伐声浪后,依旧无可奈何……社会不文明乱象频现背后,我们不禁要深思,是否违规成本太低,无形中纵容了不文明者的侥幸与放纵心理。

  切莫让文明仅仅停留在口头,让守规矩、讲文明者“无可奈何”,让越线的野蛮人“逍遥法外”。为文明立法,是对守法讲礼仪的公民的肯定。向不文明者“开刀”,是为了用法治引领社会风尚,让我们的城市生活也将由此更加健康、美好。

  是时候该向不文明行为“亮剑”了。城市文明不仅关乎城市形象,更凸显城市治理能力的水平。通过不同程度的惩罚、记录、举报奖励等奖惩机制,固化文明,弘扬正气,本身是对文明行为的重视与倡导。不文明者若再想“为所欲为”,势必将有所忌惮。今后,对不文明行为将有说“”的勇气,这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赋予的自信。让不文明者付出切肤之痛的代价,从而约束、杜绝不文明行为,又将有助于进一步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

  以立法促进文明,以文明推动城市向上。从这个角度看,此次提案之所以备受好评,不难理解,因为将侮辱英雄烈士的行为明确规定为犯罪,对高空抛物、抢夺公交车方向盘等不文明行为“绳之以法”,旨在用法律的力量将文明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座城市的共识。让文明实实在在落地,真正减少、消除不文明行为,至于触犯法律行为者,则必须绳之以法,以儆效尤,实则大快人心。

  为“文明”立法,引领文明风尚,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让城市生活更有品质,也让文明有了期许。

  (鼓楼文明办报送 望舒)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