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大众视角 传承笔墨底蕴
12月7日,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挥毫运笔传承文化基因,饱蘸浓墨书写时代风骨,努力攀登书法艺术高峰,推出更多力透纸背、有精气神的经典大作,让书法这一中华文化瑰宝大放异彩。(12月7日 新华社)
在国家和民族发展进程中,笔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记载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更迭,更传承了宝贵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品质。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所言,“书法浓缩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重视书法作品,感受笔墨中的伟大力量,不仅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而且对于时代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铸就经典的文化作品?如何创造出让每个人喜闻乐见的笔墨精品?最为重要的就是,“书法是大众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书中有‘人’,书法工作者要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焕发艺术生命力。”唯有如此,才能找到书法创新和发展的正确方向,为人们奉献出更加优秀的文化作品,不断汇聚和激发精神文化的蓬勃力量。书法是大众的,更是民族的,立足于大众的视角,考量每个人的感受和想法,必然会让书法作品更加“接地气”。
古往今来,在历史长河之中,我们曾经看到过不计其数的笔墨精品。在笔墨的笔画勾勒中,在诗词语句的气势中,在文人博大的胸襟中,笔墨被赋予了太多的价值和精神。一部经典的笔墨作品,不只是注重于表面上的书写功底,还侧重于笔墨作品的内容阐释,看看作品中到底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阐述了什么样的价值。唯有被大众喜欢和接受,能够引发人们心灵的共鸣,笔墨作品才能得到流传和传播,才能造就时代的经典之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传承中华文化的根脉,就应该弘扬书法独特艺术价值,以笔墨形象展现中华气度,以精品力作阐释中华美学。从古至今,书法都是以独特的外在美和内在秀,在中华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并一直吸引这无数文人墨客投身其中。一部优秀文化作品的诞生,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饱含了文字书写者的深厚感情,融入了时代的精神和大众的情怀。通过一部部优秀的笔墨作品,我们可以讴歌时代的发展,唱响社会发展进步的旋律,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书法是中华文化艺术的瑰宝,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和符号,其也具有自身的“道”,进而不断发展和创新。根植大众视角,立足于大众立场去制作笔墨精品,才能彰显出时代的价值担当,传承优秀的文化基因和底蕴,进而不断攀向笔墨经典之作的高峰。(荔城区委文明办 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