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小升初"私立校面谈拉开首轮战 考生和家长跨区赶场

10.05.2015  10:57

    昨日,是“五一”小长假后的第一个周末,“小升初”私立校的面谈昨日拉开了首轮战,让家长们忙得晕头转向,花样百出的面试题也让孩子们如临大敌。

    考生、家长两小时内跨区赶场

    “三牧中学7点半,时代中学9点半,明天还有华伦中学的面谈,这神马节奏,要晕了都……”昨日,一位家长通过微信向记者发来苦恼。和这位家长一样,还有不少家长沉浸在赶场的苦恼中。

    因为小升初民办校面谈分批进行。一些报名了时代中学和三牧中学的学生同时接到了面谈通知。因为面谈时间相隔太近,地点距离太远,家长们直呼受不了。可是为了孩子却不得不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赶场。

    “别抱怨了,赶快想招吧,听说还有更绝的,三牧中学9点15分,时代中学9点30分,还有考生碰场的。”另一位家长说。这两所中学分别位于鼓楼区和仓山区,考生和家长不得不跨区赶场。

    “一中到时代中学的最佳行车路线是湖东路到三县洲大桥,再到学校,最快是25分钟的车程,当然,不能堵车。”、“一中附近的士不好打,开车会堵路,大家伙拼车吧。”、“拼车估计来不及,我觉得电动车比较靠谱,还是面完飞过去吧。”面对这些状况,家长们纷纷想出各种办法应对。

    面试试题涉及《三字经》和《弟子规

    据了解,有的民办校要求学生从五组题里抽一组,使用PPT测验。从学生反馈回来的题目来看,涉及的内容有《三字经》和《弟子规》,面谈的内容也非常广。

    例如,有道题的大意是,农民工孩子非要穿名牌,让学生用《弟子规》的一段话劝说他。

    还有的题目大意为,豫剧穆桂英挂帅的导演郑亦秋还导演了什么剧目。这就涉及学生对人文知识的了解。

    还有道题目涉及的是历史的考核,例如,秦、两汉、三国、两晋的排序。

    再比如,“五子登科”是《三字经》里的哪一句、“报得三春晖”的“三春”是哪三春等等。

    再比如有一道题四个选项说的是四大名著的几个故事,要求学生做出正确与否的判断。

    试题也考查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另一所民办校的题目则体现了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的考查居多。

    例如有一道题,盐水44kg,盐与水的比是1:10。要使盐占水的20%,要求对各种方案进行评判,选出正确的答案。还有一道题,甲说:我是最高;乙说:我不最矮;丙说:我没甲高但我不是最矮;丁说:我最矮。经过实际测量其中有一人说的是错的,问按高到矮排名第二的是谁?

    还有道英语的题目内容为,哪种动物不会下蛋?

    还有一道题目大意为,冬天在室外摸木头和铁的温度,要学生答出是哪个温度高。

    部门:面谈内容不应涉及学科文化知识

    东南快报记者从福州市教育局了解到,此前,福州市教育局就明确要求,各校录取学生时不能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学科考试和测试,面谈内容不应涉及学科文化知识。

    据了解,根据日前福州市教育局出台今年五城区初中招生工作办法,民办校招生方式也进行了调整,放宽对民办校招生的要求,允许民办学校采取面谈的方式进行能力测评,但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严禁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

    福州市民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还将选派督导员抽查监督民办学校招生,预防民办校“超范围”面谈等问题。一旦发现违规,将给予行政处罚,轻则取消该校的民办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奖励和各类评优评先资格,重则减少该校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

    (记者 齐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