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校长强制剪发:除了爱与责任 学生还需要尊重
近日,广西梧州市藤县濛江一中一名副校长将几十名长发男生集合到校内的空地上,并广播让其他师生前来围观他对部分长发男生强行理发。这位副校长依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辩解说,自己这么做是对学生负责。
这位副校长为自己行为合法性寻找的政策依据是现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确实是重要依据,但这位副校长是否注意到,教育部已对《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出了修订,将《守则》和两个《规范》合而为一,形成了新的《中小学生守则》。而公开征求意见的十条《守则》内容,没有再提及发型。
退一步讲,根据现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需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但《规范》没有对男生头发长短作出具体规定,不少学校对此有所细化。比如濛江一中就提出,男生刘海不能盖过眉毛,旁边不能盖耳朵,后面齐发脚,女生要把头发扎起来。细化本身无可厚非,但留什么发型毕竟是一个审美问题。
其实,学校对发型的规定,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和感受,学生作为重要的利益当事方,却在如此重大的问题上缺少话语权,确实缺少对学生感受的考虑,一些学生通过留长发的方式来表达对相关规定的不满,其实是对这种管理方式的无声反抗。
除了寻找政策合法性,这位副校长还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了道德合法性。“这(剪发事件)说明我们对学生负责,如果说什么都不管的话,我觉得是不负责任的……我这个副校长当不当都无所谓,但对学生肯定要负责任。”这个道德合法性真是理直气壮,感天动地。正因为此,这位副校长的行为得到了部分家长的支持。
这个社会太习惯于以爱与责任的名义为孩子作出决定了。为了选择在一个吉利的日期出生而剖腹产,以为了孩子前途的名义择校,以为了孩子成长的名义为孩子报特长班剥夺他们快乐的童年,以将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的名义为孩子选择大学和专业,甚至以为了孩子的未来名义棒打鸳鸯、帮助孩子组织家庭。这位副校长又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决定学生的发型,甚至以爱的名义将强行理发的过程“广播让其他师生前来围观”。
正是成人和家长以“爱”和“责任”的名义,以孩子缺乏明辨是非、对错和美丑的能力为借口,把成人的观念强加给孩子,这同样是一种填鸭式的教育。再说,谁能保证老师和家长在每件事上都有明辨是非、对错和美丑的能力?而且即便孩子缺乏这方面能力,至少也不能事事都被替代或被代表。
当前的现实是,在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看来,孩子的行为举止只要不符合自己的观念,孩子就理所当然地是错的。这样的方式根深蒂固,说到底,就是成人试图控制着孩子,以“爱”和“责任”之名,实质就是控制的欲望。在孩子仍在接受教育的年龄段,之所以会有师生关系紧张,家长和子女之间关系紧张,更多是因为这种名不副实的爱与责任。每个成人都应该知道,除了“爱”与“责任”,孩子还需要尊重,因为他们是独立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