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好学校:莆田市东埔中学固守农村学校,给孩子一块乐土

27.08.2014  11:35

  东埔中学创办于1992年9月,前身为东埔小学附中。学校地处215县道忠东公路边,交通便利。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300多名学生,教职工73名,其中行政管理人员11名。学校占地面积40多亩,建筑面积15200平方米,有教学楼2座(其中一座为2012年校安工程新盖)、综合办公楼1座、师生宿舍楼各1座(其中学生宿舍楼为2012年校安工程新盖)、学生餐厅1座(为2012年校安工程新盖)。学校配有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教学教室;理化生实验室仪器、体音美活动室器材齐备,图书馆和阅览室每天开放,第二课堂活动多姿多彩;每间教室都配备了班班通,可随时享用网络教学资源;学生公寓配有独立卫生间,专职生管管理。学校300米运动场塑胶跑道已经完成图纸设计及预算,将尽快铺设。

  学校现有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中学一级教师35人,省、市、区级骨干教师、中心组教研员共15人。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较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住校教师多,便于全程管理学生。每年学校的毕业生都有四分之一能考上省一级达标高中。

  多年来,学校在困惑中边摸索边实践,日常教育教学注重在“”“”“”“”“”五个字上下苦功、下硬功,学校各项工作健康、有序、良性运转,校风、学风蔚然成风,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一、“”在先

  在学校当了10年校长的老校长陈光和说:“勤有功,嬉无益。万事只有勤字当头,才会见效。”是的,对一所农村中学来说,我们靠的只有勤奋。正是这个“”字,始终贯穿在学校历任领导的思想观中,老校长如此做,新任校长王乌玉也是这样行的。

  农村学生在学习等各方面的自觉性远不如城里的学生,就是个别教师也会有想偷懒的想法。因此,每任校长几乎每天起早摸黑,下班巡视督促,与晨读的学生同起,与晚自修的学生同回,师生由有点不习惯到习惯再到自觉行动。如今,上至校长,下至班主任、课任教师,都能认真履行职责,每天勤下班,深入校园、教学楼、宿舍巡查,了解学生出勤几纪律表现情况;通过下班与学生交流、谈心等,加强师生情感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为重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的发展空间。因此,我校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来抓,每年都和政风、行风评议相结合,和绩效考核相挂钩,和学生民意测评挂钩,开展新颖、活泼、行之有效的师德建设活动。

  留守学生占我校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为了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我校一方面坚持建设好、利用好宣传橱窗、板报、升旗仪式、广播、校刊、节日等丰富多样的常规德育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另一方面尽力打造有文化内涵的育人环境,开展一系列演讲比赛、琴棋书画比赛、科教益智等各类群体文化活动,在校园中突出文化氛围,加强校园环境的教育功能,寓学习于环境建设之中。再者,针对行为纪律散漫的学生,政教处、共青团,班主任、学生文明劝导队通过集会、帮教、督查等方式矫正学生在纪律和行为的不良行为,而这也对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上述基础上,学校每学期都严格按程序、按要求全面公开、公正地对学生进行素质评定。

  正是这些“”的措施,丰富了校园文化,净化了师生的心灵,更是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到家

  我校学生家长基本上都在外省、市经商,家长对子女的学习重视程度在近两年才有转机。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取得家长的支持,促使学校的管理走上更规范化的轨道,学校要求班主任要细心做好家访工作,必须于期初、期中、期末三个时间段完成对本班学生的全面家访,家访要做好记录,不得虚假家访。此外,学校还组织人员通过电话进行抽查回访,发现虚假的,扣减绩效工资中班主任的相应报酬。而在每年五、六月,学校都要组织行政人员包村包户,顶着酷热深入各村、走家串户落实招生工作,校长和书记也亲自下村入户。许多群众都感动地说:“冲着学校领导的这一做法,也要把孩子送到东埔中学去。”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学生总数大体稳定,生源危机有所缓解。

   四、“”暖人

  我校领导班子一贯奉行“民主、廉政、团结、务实、创新”的方针,切实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班子成员决不搞特殊化,凡事都要走在教师前面,并千方百计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只要有教职工因伤病住院的,学校领导班子都会带上慰问品亲自去探望,在捎去问候的同时,也给教师一份慰藉、一丝温暖。正是每位教职工的真情付出,“一家人、一条心、一齐干、一块拼”的团队精神在我校得以发扬,也正是这样的同心同德,才使学校有了生存和竞争的活力。

   五、“”取胜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对农村学校来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校注意内强外联相结合。一方面,在教学常规工作上,重务实,重实效,制订、出台了详细的常规检查考评标准,涵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倾力打造各级公开教学活动,每学年每位教师至少上一节公开课,通过听课、评课活动,全体参与人员在彼此对话中形成新的认识,不断地建构自己的实践智慧。在毕业班工作上,学校领导更是采取各种措施,多管齐下,调配师资,召开会议,约谈师生,宣传鼓劲,全力做好中考的迎考工作。另一方面,虚心向兄弟学校的同行学习。2012年起,学校与市直学校哲理中学结成帮扶对子。结对子以来,双方组织学校行政人员、教师积极互动互访,通过校情了解、教师座谈、师生互动等形式,共同确定了阶段的帮扶工作重点,对我校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分析。每一次的交流,都引领和助推了我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课堂组织的高效,有力地推进了我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正是因为对教学质量的重视,所以在优质生源严重流失的情况下,我校的教学质量仍能稳步提升。2013届中考,我校再创辉煌,有10人上莆田一中、二中录取线,上线比率高居全区第一,各科平均分、优秀率在全区的统计中均居首位。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近年来,学校涌现出2位省优秀教师、2位市优秀共产党员,1位市师德之星。另外,有大批学生在省、市、区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学生每年在各学科比赛种获区级及以上奖项的均达几十人次,文学、体育、音乐、美术等各类竞赛,更是屡获殊荣。在历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我校均会有多篇征文获得国家级奖项。学校也相继获得省、市花园式单位,省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市、区文明学校,区平安先行先进学校,区德育工作先进学校,首批企事业单位主体责任评定A级学校等殊荣,顺利通过市、省级“双高普九”、“两项督导”“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学校党支部也连续两年被镇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女教师群体被镇党委政府授予“巾帼文明岗”。

  成绩已属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我们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团结一致、务实求真的办学理念,坚持并创新“”“”“”“”“”的方法,力争使我校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为留守学生营造一片学习的乐土,实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