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身边的好学校:后峰小学学校是一盏明灯 文化是不竭源泉

20.08.2014  12:35

关爱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活动

美丽的校园

学生参加“泉州市刺桐红少年”合唱表演

学校“六一”会演

   一、因地制宜,规范校园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为优化育人环境,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从办学理念、学校历史、师生规范、校园标识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了校训、校标、校风、校规等,形成有鲜明特色、统一和谐的校园理念形象。

  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文化的特有底蕴,润物无声,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使墙壁说话,花草发声。通过精心设计,我们把教育目的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我们本着“处处是教育之地,人人是教育之师”的原则开展校园建设,已初见成效。

  现在学校已形成了:层层有教育主题,班班有教育特色,处处有教育契机的浓厚育人氛围。良好的环境建设也熏陶孩子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启迪孩子们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

  二、因材施教,拓展第二课堂,倡导个性发展

  我校一贯重视艺术教育工作,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校开设了科学、电脑和书法等多种兴趣小组,组建了合唱、舞蹈和礼仪等艺术队。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我们积极响应上级的指示,开辟了大课间活动,即让每个学生都选择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活动,每个班级每月轮换活动项目,确保师生全员参与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师生的体质。正是这几年我们的执着与坚持,我们学校的学生在参加市区级以上的小学生作文、数学、英语竞赛、书画比赛、校园歌手比赛、技能素质竞赛和泉州经典颂读比赛均能榜上有名。有一名学生参加“泉州市刺桐红少儿合唱团”去年暑假代表泉州赴美国辛辛那提参加世界合唱节,荣获金奖。学习市级名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的独到之举,我校课间的国学经典《笠翁对韵》和《空中英语》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之中。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了学生坚韧的品格,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因风吹火,开展多彩活动,丰富文化生活

  学校常年开展丰富而多元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以班队会作为主渠道,每学期每个班级都举行一次全校性的主题鲜明的中队观摩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受到一次次深刻的品德教育。学校设立“课间学生才艺展示舞台”,每周的星期一、三、五在紧接小学生广播体操或五祖拳健身操之后,由一个年段的同学上台展示本班自编自导的节目(相声、小品、课本短剧、朗诵、演唱、舞蹈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让学生艺术涵养在表演中得到提升,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我校师生的全面发展。我校充分发挥临近惠南工业区的优势,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生产过程、进行义务宣传等实践性活动。这些活动在丰富校本课程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小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创造,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

   四、因人成事,规范学校管理,营造文明氛围

  师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归宿。我们按照“敦品、笃学、力行、拓展”的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师生学习、生活、卫生方面等的管理。学校健全了德育工作制度,班主任管理办法,学生一日常规,安全管理、班级管理。学校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自律、他律活动,增强师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如今,“进校园则入班级和进班级则到座位”的规矩和 “晨颂朗朗书声、午间静心阅读、下午体育锻炼”的校风已经成型。

  外来生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校也不例外,教师、学校为此做了大量而实在的工作,包括建档案、定计划,家庭访问、心理辅导、问寒问暖、物质资助等。学校经常开展“与企业共携手关爱外来生”等活动,加强了外来生、企业和学校的联系,及时帮助外来生及家长解决一些困难,使外来生享受着与本地儿童一样的学习生活等各种待遇,让留守儿童克服了心里障碍,健康而活泼地生活着,学习着。由我校外来生组成的阳光少年体育竞技队,曾经连续两届荣获“阳光少年”体育竞技比赛第三名。这里已成为外来生选择就读乐园,现我校的外来生人数已超过学校总生数的50%。每年要到我校就读的外来学生络绎不绝。

  “一所学校就是一盏明灯,对于渴望教育的孩子来说,那是建立世界观最初的平台”,所以我们始终知道,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我们认为,一所好的学校的标志应该是:“是师生最向往的地方;是生动活泼的乐园;像家园那样充满亲情;像花园那样美丽;像文化宫,时时吸引家长和学生”。而一所学校成要成为乐园、家园,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是基石是支撑更是坚盾,无校园文化的传承就谈不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是后峰人一以贯之的努力与奋斗,唯有不断提高校园建设品位,提升学校文化内涵,方能把学校办成一所“校风正、管理严、师资优、质量高”的教育品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