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聚来大要素——“十三五”开局看永安

19.03.2016  23:43

  “400多种花,就要400多套模具。”

  从亚洲首条采用真空镀膜技术的新越金属落地永安,到填补国内空白的年产3万吨离型纸生产线。这两大项目的同一个业主,早已将事业的重心,从闽南全部转到了永安。

  因为采用最新技术,企业不仅重新进行设备选型,而且加盖了一幢总长145米的厂房。如今,电改气也已经完成,就等着开春为期两个月的设备安装。而这位业主,还储备了两个高科技项目。

  “十三五”开局看永安。红红火火激情创业,永安人全力迎接着自己的开门红……

   布局“126”

  “五年前,石墨被当作劣质煤卖。”永安市经信局局长缪学耘亲眼见证石墨当年的“悲剧”。

  小小石墨,曾经被人看不起。但是,“这个故事要讲,总有一天故事会变成现实。”三明市委常委、永安市委书记黄建平坚定地说。如今,事实已经证明,石墨成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东南“碳谷”从永安启航。

  如今,占据世界石墨烯行业制高点的中航工业集团,发布石墨烯科技发展与产业规划,请了3位嘉宾发言,永安就占其中一席。因为永安不仅拥有南方最大的石墨资源储量,而且已经着手规划建设面积为18平方公里的“石墨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土地是一个地方发展的“水龙头”。可是,工业用地不足一度困扰着永安。在严控土地规划的基础上,这些年,永安累计新增工业用地约两万亩,形成了1.6万亩的产业园,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于是,“腾笼换鸟”凤凰来,以整体转让或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方式,收购闲置厂房、盘活资源,让项目业主拎包入驻,成了永安提高项目落地速度的妙招。

  一个地方发展更需要精神的支撑。一辆汽车能否按时下线,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事关一个地方干事创业的精神风貌。敢拼会赢成就“重汽速度”!当年仅用8个月时间,中国重汽海西汽车有限公司的第一辆重型卡车,从亚洲最长的450米中重卡总装生产线顺利下线,一个千亿汽车产业集群初见雏形。

  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促进了产城融合发展。借势才能更快发展。钛多彩板项目与海峡科化联姻,充分利用后者爆炸原料、场地、技术等优势,成为应对当前供给侧改革、军民融合、加强与驻永中央省地属企业产业链配套延伸的好项目。

  “超前半步容易,但是超前一大步,需要勇气……”跟踪这个项目三年多的永安市发改局副局长陈扬明说。回过头来看,永安“十二五”期间的发展,一方面在做往前推的工作,另一方面在集聚力量打基础。

  站在后天看明天,以新的高度去认识和把握社会经济规律,在各自工作领域探索新方式、新方法,大胆应用新平台、新模式,永安积极承接起各级适时推出的新政策、新举措。

  从城市到农村,从项目到工程,十项重点工作、十大重点工程、十类民生实事……聚焦到最后,“126”(一大森林、两个中心、六大基地)发展战略,即建设“森林永安”,打造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推进汽车制造基地、输变电高端装备制造基地、新材料产业基地、竹产业基地、纺织产业基地、水泥产业基地,顺理成章地浮出了水面。

  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永安去年“126”发展战略项目152个,完成投资83.6亿元,占预期目标的113.6%。24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7亿元,占预期目标的121%。海西重汽、中科动力、建新轮胎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撑起“大森林”

  一边要发展,一边不能砍树。“126”发展战略的基石,居然是一大森林,这让很多人难以理解。

  一亩种植了近20年、进入采伐期的林地,平均收益在2000元左右,一年大概就是100元。可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每年创造的综合价值高达120多万元。如今这样的环境和生态大账,永安洪田的林农都能张口就来。

  但是,要转变以林业经济利益为主导的观念,改变思维定势和经营模式,谈何容易。于是,购买和保护重点生态区位林木,逐步实现少砍树、甚至不砍树,以增加蓄积量、培育参天大树、增强生态功能,让人人共享森林永安的新机制出现了。

  很快,永安完成了第一步少砍两万亩林子目标。一边是“以竹代木、以电代柴”生产方式的疏导,一边是对“蚂蚁搬家”盗伐的专项整治。创新森林资源管护社会化机制,也迅即跟上。永安市林业局副局长陈成碧说,组建森林资源巡防大队、购买无人机,在人防的基础上布控“眼睛”,构筑了森林安全防护网。

  商业性采伐第一次华丽转身,变成了更新性采伐。但是,价值却成倍增长。未来十年,永安将少砍、改造森林20万亩,增强森林生态功能。由“砍树——种树———再砍树”传统生产模式向“少砍树——不砍树——育大树”转变,逐步实现“把山当田耕”到“把山当园养”的转变。

  “森林永安”尤如一扇全新的窗口,让永安人看到了更为广阔的世界。全省首个碳汇专项基金在这里实践。“首届中国绿色碳汇节”,永安碳汇让人耳目一新。随后永安又登上联合国气候大会,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主题大会上作了碳汇工作交流发言。

  “森林永安”,得到国家林业局和省上的大力支持,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做法写入2015年省委1号文件。更让永安人高兴的是,竹子已经嵌入永安老百姓的“骨子”里,在增收致富过程中,竹子成了最重要的元素。

  不砍树,林农收入怎么办?从木到竹,一字之变,一个更宏大的“竹天下”构想应运而生。中国笋竹之乡、中国竹子之乡永安,竹产业是最富资源优势和最具潜力的产业。归结到底,就是既要以竹代木,更要以竹胜木!

  竹子、竹产业、竹文化,再也不能单纯地看和竹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永安人给出了自己的诠释:这是城市名片、产业引擎、文化符号,是旅游平台、创业基地,更是城市资产溢价的推进器。

  依靠高起点来弥补晚起步,重夺市场话语权!竹博会,集中展示了国内众多竹制品知名企业的精品和最新研究成果;竹具设计大赛,完全颠覆了人们对竹家具的传统认识;竹工艺品创作大赛,把人们带入了美轮美奂的竹子艺术世界……

  “竹天下”,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凝聚共赢发展的力量,不仅促进了竹一二三产的高度融合,而且使竹产业更具吸引力、更具竞争力。

   发力“十三五”

  “大树下会有大要素进来。”永安人这样看生态,也这样看发展。

  山好水好,桃源胜景,引人入胜。“哪里环境好,人就往哪里走,哪里的核心竞争力就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3个博士生进来了,中科动力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的博士也来了……

  2013—2015年度永安优秀人才入选者,不仅有引进的助力竹产业研究的高端人才,而且还有为竹产业发展注入文化元素的乡土人才。36名优秀人才,每人一部中科动力纯电动汽车,就是为了才为我用、人尽其才。

  “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三明二技校顺利通过省人社厅高级技校申办资质专家组评审,开春迎来了首期200多名靓丽的“动妹”。精准培训,机器人、安防、电梯……“去年,从这里走出了1573名高级工以上的高级人才。”校长徐思明说。而水院也列入全省首批示范性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区域性职业教育中心正在永安形成。

  而这些职业高级人才的培养,正是因为“126”发展战略的实施,不仅已经有了新的发展方向,而且培育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形成了更具特色的人才需求。永安市经信局副局长潘捷说,“十二五”期间,永安工业平均增速高达12%以上,有三大产业突破了百亿元产值。

  良好的生态,不仅可以推进产业发展,还可以增进健康。而健康产业,更是一个大产业。从医疗到健康,并不只是简单改了两个字,更是观念上的一次突破。采用PPP模式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永安加快了区域性健康管理中心建设。

  “126”发展战略,让永安的产业特点更加鲜明。“‘傻大笨粗’高能耗、高污染、低水平的企业,必然会消亡。空间颠覆、业态创新、项目前卫,‘126’发展战略为永安‘十三五’发展开创了新的格局。”永安市林业局副局长、林竹产业发展局局长黎录松说。明眼人一看就是商机。最近,又有一个汽车座垫项目,主动前来配套。

  传统产业,正被赋予新的生命力。上“大”压“小”,如今,永安1300万吨的水泥产能,占到了全省的六分之一。老国企的品牌本就市场认可,而节电更是让建福水泥如虎添翼。市场从寒冬走向严冬,高能耗是企业的“心病”。管住煤尝到节能甜头的智胜化工,又为新一轮技改主动走向市场。

  “老设备退出来,新设备安进去……”今年5月,智胜化工又将迎来新的大修。而结合技改,永安正在着力推进智能制造,以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永安理出了申报省“两化”融合的重点项目,涉及“126”中的14个企业总值30亿元。永安市经信局党委书记张嘉文说,最小的项目都有3000万元。

  “云”科技升级“绿”永安。“甲骨文”落地永安,福建云竹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智慧”永安,是为了让产业转型更好地走上智造之路。3次产业融合发展,插上智慧的翅膀,永安“十三五”必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