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督查组一线追踪:保障民生支出 固民生之基

08.07.2014  23:52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和惠民生的政策措施,确保如期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这些措施是否“落地生根”,是否给群众带来实惠?近日记者跟随国务院督查组,对惠民之举进行追踪。

保障民生支出,固民生之基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中央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不减反增。

这些资金是否按时到位?是否用在“刀刃”上?记者跟随督查组在中央有关部门督查时发现,这样一组数据令人记忆深刻。

——保障性安居工程:2014年5月初,中央安排的2014年度专项补助资金1980亿元已全部下达。

——农村饮用水:截至目前,2014年中央投资计划240亿元已全部下达,用于解决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843.7万农村居民和812.3万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截至目前,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已下达80亿元,占比80%。

——就业:2014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32亿元、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80亿元,继续支持做好包括高校毕业生在内各类劳动者的就业创业工作。

中央财政支出不仅及时到位,而且持续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较去年增加227亿元;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00亿元,比上年翻一番。城市、农村低保补助资金分别比上年增长7.8%、15.1%。今年一季度支出医疗救助资金53.33亿元,同比增长1.1%;专项扶贫资金433亿元,比去年增长近10%。

中央的钱下到地方,是否顺利分解到符合条件的民生项目上呢?为此,各部门加大了督查力度。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说:“我部及时跟踪各地分解下达进展情况,采取约谈督办、专人盯办、通报催办等措施,督促各地尽快分解下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计划。

目前,已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饮水安全投资计划全部下达到项目县,占中央投资计划的93.5%,其他3个省的投资计划将于近期分解下达。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地方民生项目的配套资金不仅足额到位,甚至超额完成。

据水利部介绍,在农村饮用水方面,山西、内蒙古、重庆的省级配套投资达到国家要求地方配套投资的1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