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福源农村社区:管理有人味 催生幸福感

29.09.2015  14:44

   宁德网消息(游松柏 游海丹) “现在可好啦,自参加了社区开设的象棋兴趣班后,认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在相互切磋中也有了共同话题,彼此之间的距离不知不觉就拉近了,再也没有以前刚搬到社区时那种不适应和寄居感了。”上周末,柘荣县东源乡福源农村社区居民游铃珑对笔者高兴地说。

  游铃珑的老家在离城关20多公里的黄柏乡游莆洋村,农房后面紧邻山头是地质灾害隐患点,每次台风来时,他家都是转移对象。2009年,柘荣县实施造福工程后,游铃珑一家搬迁到了福源社区,“刚搬进来的时候,人生地不熟,生怕这儿的居民排斥外来人。”游铃珑这样回想。

  据了解,福源农村社区前身是柘荣县东源岚下洋造福工程安置小区,属省级造福工程安置区,也是宁德市最大的造福工程安置区。2003年至今累计建成区面积86亩,搬迁安置对象来自柘荣县9个乡镇、36个行政村、52个自然村448户2453人。

  由于社区的居民都来自不同乡镇偏远山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互相都很陌生,又因风俗习惯、治安等原因造成搬至新居后各自大门紧闭,邻里间难以融洽相处,虽然他们家都挨住在一起,却没有“近邻”的亲切,总有一种背景离乡的“飘浮”感。

  为提高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帮助居民树立“新居民、新故乡”的意识,东源乡将社区分成5个网格,分别由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牵头,介绍邻居互相认识,并积极开展“金邻居”、“百家宴”、“献爱心”等活动并开设象棋、舞蹈、书法兴趣班,让大家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寻找共同话题,找到“集体感”。“现在早就把这儿当成了自己真正的家。”来自富溪镇东溪村搬迁户赵逢住说。

  如今,每当夜幕降临,社区的活动室里,总是人头攒动。随着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相互接触的不断增加,邻里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感情融洽了,陌生的邻居熟悉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亲密了。

  “看看咱们社区,这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干净的路面,6米多宽的社区主干道,环境多舒适,且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在这生活一点都不比城里差。”福源农村社区新上任主任吴秀晶脸上流露出了自豪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