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法院双城法庭为民司法纪实

04.07.2014  18:42
  柘荣,是闽东北山区县,是福建省人口最少、区域面积最小的一个县。

  小城里曾有享誉“三主法曹,无一冤案”的明代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游朴,现今这里同样活跃着一支善断“家长里短”的队伍,虽然仅有4名干警,却每年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近300件,约占全院案件总数的20%,每年案件调撤率达75%以上。这就是柘荣县人民法院唯一的派出机构——双城人民法庭。

  据柘荣法院院长徐良忠介绍,双城法庭先后荣立三等功两次,同时还被立为宁德市创文明行业精神文明示范点。

  法庭虽小,故事却多。

  87件系列案超过九成调解结案

  那段时间,双城法庭总是人来人往,“法官,我们要起诉,我们要告开发商。”“对!这些开发商太过分了!”“把我们柘荣人当什么嘛!” 

  往常,这个个头略显娇小书记员小张总是第一个来法庭报到的,不曾想,这一天当她来到时,哪里已经是人头攒动。

  几个情绪激动的当事人手持合同直言:“帮我们讨回公道。

  虽说,小法庭一直是“门庭若市”,也算是见过一些“大场面”,但今天的阵势小张心里还是捏着一把汗。她吃力的穿过人群,赶忙打开大门,请大伙坐下,泡上一杯杯热茶,让大家稍安勿躁,等待法庭其他人员到齐再商量案情。

  不一会儿功夫,老胡庭长、袁副庭长、小方悉数到齐,大伙都注意副庭长袁高贤今天看上去有些疲倦,显然是昨晚没休息好,但面对眼前的棘手案件,大家来不及多问候一声。

  其实大家心理都清楚,自从受理了这87件134人起诉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后,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很久没好好休息了,心里想到近千万的涉案标的,心里总是沉甸甸的。

  正当胡坤龙庭长与几位当事人在分析案情时,袁高贤用手肘碰了一下助审员方向明,顺着手指的方向,在离门口最近的位置两位老人正在抹泪。

  两人走到老人身旁坐下,问明缘故。

  “我们老两口是农村的,现在村里有能力的都在城关给儿女买房子,眼看都搬了差不多了,幸好前两年太子参价格好,加上儿子这几年外出打工挣得,好不容易凑了几万块交了首付,不曾想这无良开发商交给我们的是不合格的房子,我们至今尚未取得房屋产权证书。”老人边说边抹泪。

  看着老人满是老茧的双手,方向明这个从省院来挂职的小年轻,心里产生一股莫名的心酸。

  一个上午法庭好似充斥叫卖声的菜市场,胡庭长眼看这样非但对案件处理没有丝毫益处,反而拖延进度,他当机立断,拿起话筒“你们这样吵吵闹闹会影响我们的办案进度,案件具体情况我还需进一步调查,过两天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请大家先回去,我们一定依法依规维护你们的合法权益”。

  听过胡庭长的话,当事人陆续离开法庭。当最后送完那两位老人到门口后,天空刮起一阵轻风,泛红的梧桐叶抚过胡庭长的脸颊。

  “这么快秋天了,这个案子不能拖了,得加快进度”老胡若有所思。

  “贤哥,你昨天是不是去干坏事啦,怎么眼睛里都是血丝”小张打趣的关怀着同事。

  袁高贤早就习惯这小姑娘调皮式的关怀,可话到嘴边又止住了。

  “没事,都一点多了,都赶紧回去吃饭吧,下午还要跑几个部门了解情况”随即他匆匆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

  仅有两天的时间,这个只有四人的小团队,为厘清双方争议的症结,他们深入国土、住建等行政部门询问造成房屋办证不能的深层原因,详细了解开发商所能够采取的补救措施,几经奔波,最终确立了调解方案。

  转眼到了调解的当天,法庭邀请来了民间诉讼协理员、陪审员以及国土、住建等行政部门负责同志。

  双方对房屋质量问题和房屋办证不能两个争议焦点没有异议,但业主要求开发商就房屋质量问题进行赔偿,同时尽到协助办理两证的义务并支付逾期办证的违约金,而开发商则以逾期办证非因自身原因等为由进行抗辩,并对部分业主提出逾期付款、逾期收房违约的反诉,要求业主支付逾期付款违约金、逾期收房保管金,双方僵持不下。

  眼看调解陷入僵局,胡庭长和诉讼协理员、陪审员做起了双方的思想工作。一则让开发商知道业主大多数是农民,买房是他们整个家的大事,买了房就等于掏空了他们的家底;二则希望业主在让利的基础上,尽量从开发商那里获得补救,争取早日拿到“两证”,顺利入住。与此同时,国土、住建等行政部门承诺在合法、合理的基础上,尽快给业主办证。

  在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下,在各方面的通力配合下,双方当事人都做出退让,该系列案最终超过九成得以调解结案。

  面对蜂拥而至的房地产系列案件,面对情绪激动的业主,双城小法庭的法官们有维护落实群体合法权益的温情,有不畏艰难、勇担重任的热情,更有善于调动各方面有利因素防止社会矛盾激化的才干。

  也许没有人知道,这个小团队那段时间为促成案件快速调解,陪着当事人逐案核算、解说,缩小双方差距,经常错过吃饭时间。

  也许没有人知道,那天副庭长袁高贤五岁的儿子凌晨3:00突发高烧送进医院,第二天带着倦容耐心地为当事人答疑解惑,中午一点多下班后才匆匆赶到医院照看儿子。

  也许没人知道,老胡庭长的双鬓何时又添了些许斑白……

  2 天调结6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

  “噔、噔、噔噔……”“这大周末,谁这样早打电话”小方边嘟喃,边睡眼惺忪的接起电话。

  “喂,谁啊,这么早?

  “好小子还在睡觉,大事不好啦,实验小学门口被人堵住啦,今天学校组织期末考试,学生和家长都进不去,快过来帮忙。

  方向明看了一眼手机,贤哥打过来的,“这应该找交警啊,我们去也没用啊。

  “你小子睡傻啦,这案子是我们庭的,快点过来。

  这时方向明才恍然醒悟,昨天受理实验小学门口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赶紧穿上衣服,一路小跑。

  现场指责、推搡,一片混乱,把原本就不宽的马路堵得死死的,交警们忙的团团转,家长、学生万分焦急,眼看马上8:30,再怎么着也不能耽误学生期末考试啊。

  “你们都别吵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你们大人不能给孩子树个榜样吗?千万别耽误孩子们的考试,快让开,有什么事到法庭说”书记员小张大声喊道。

  争吵的大人们被小姑娘这番话震住了,考试通道顺利打开。

  “走,你们一起到法庭吧,别在这扰乱学校秩序了”胡庭长顺势接过话茬。

  胡庭长,不是我们沉不住气,实在是他欺人太甚了,一大早就拿着锁匙,扬言要封我们的店铺”被告孔某一脸气愤。

  “这是我租给你们的,期限到了想收回就收回”原告魏某寸步不让。

  胡庭长一边劝说要双方冷静,一边重新翻看卷宗。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原告魏某于2008年起向县实验小学租赁了校门口的一排店面,同年将其中的六间店面转租给孔某等六被告经营,双方签订了租赁协议,约定租期为一年。租赁期满后,魏某与六承租人因租金等问题协商不成,遂将六被告诉至法院,要求收回所租赁的店铺。六被告认为,他们六人未曾拖欠原告房租,原告却无端将他们诉至法院,另一方面他们得到消息,所承租的这排店面将要拆迁,在这种情况下,原告魏某还要求他们一次性支付半年租金且欲提高租金,双方因此争执不下。

  “这样吧,马上春节快到了,我也不想你们心里放着疙瘩过年,你们双方先别置气,都先回去冷静冷静,我们下午研究一下案情,你们明天再来。

  “我们这个周末不能休息了,下午2:30我先走访溪坪社区,之后我们在合议一下案情”胡庭长给他的团队布置起任务。

  “他们几个人都是我们社区的,平时邻里关系不错,没想到这次吵的这样厉害”社区主任介绍到。

  在了解情况后,全体办案人员首先分析并理清本案存在的利益冲突点,找准矛盾的结点和本案存在两种利益冲突后。

  “从思想上疏通原告,使原告放弃收回房屋的主张”副庭长袁高贤首先发言。

  “我觉得可以向实验小学了解情况,争取校方的支持,消除被告对拆迁问题及原告与校方合同风险的担忧”方向明补充道。

  “本案应从双向保护的角度,拟定附条件的调解协议,平等保护双方的利益”胡庭长思考良久。

  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因为有了充足准备,第二天的调解大家显得信心满满,没有急于触碰双方的争议点,而是从外围打开双方的思想防线。

  “其实你们都是邻里,平时关系都非常不错,这样闹僵了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总归不好

  “据我们从校方了解你们的店面,短时间内不会拆迁

  “你们这样大冬天往我这里跑,既遭罪,也耽误生意,都各自让一步

  胡庭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

  经过一天的劝说和释法,原告同意放弃收回店铺,并同意变更租金收取方式,被告同意原告适度提高租金。

  双城法庭法官们仅用2天时间便快审快结了6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使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有效保护了个体商户合法经营权,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

  临近饭点,胡庭长提议“又占有你们周末时间,今晚我自掏腰包犒赏大家”,办公室响起欢快的掌声。

  饭桌上要选办理这个案件的首功,大家一致推选小张。

  “没想到我们小张同志平时挺柔弱的,关键时刻还真顶得上,那天要不是你的狮吼功,恐怕这个学期同学们都要不及格喽”方向明一阵胡侃。

  周围笑声四起……

 

  巧借亲情弥合破碎家庭

 “作为丈夫我今后会多担当的,咱回去好好过日子,给小雨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丈夫坐在长椅上祈求妻子的谅解,妻子则在一旁抹泪。这种片段常见于电影、电视剧,而双城法庭在调解一起离婚案时曾上演了这样真实一幕。

  同属80后男子陈某和妻子谢某相识于一次朋友聚会,两人情投意合很快确立了恋人关系。2007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并于2010年5月生下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小雨,夫妻俩婚后感情一直很好。

  然而2012年下半年开始,俩人关系一度闹僵,今年春节前夕陈某向法院起诉离婚。

  副庭长袁高贤认真梳理案情后,认为该案原、被告系自由恋爱结婚,婚姻基础较好,尚有和好可能,于是召集双方当事人、家属及社区的同志进行到庭调解。

  “你看孩子都被你宠成什么样了,当妈没有当妈的样子,在孩子面前出口就是脏话”丈夫首先发威。

  “你半年不回一次家,我一个人带着小雨容易吗,我不懂的教孩子,难道你就真正关心过她吗?”妻子毫不退让。

  夫妻俩一见面就互相指责。

  正当袁高贤为如何解开这对夫妻之间的扣结发愁时,被当事人亲属带到调解现场的小雨,蹒跚的走进办公室。

  袁高贤忽然灵机一动,从桌下掏出同事结婚时送的喜糖,冲着孩子招了招手,“宝宝乖,给吃糖糖” 。

  也许是父女连心,在众人的注视下,小雨跌跌撞撞地扑进陈某的怀中,“爸爸,吃糖糖”望着女儿纯洁无邪的笑脸,陈某不禁泪流满面。

  抓住这个时机,袁高贤当即劝说到:“孩子还这么小,这么可爱,你真忍心让她没有妈妈吗?

  陈某一把抱住孩子,哽咽不语。

  “孩子正在学习成长的关键期,一言一语对孩子的成长都很关键,我的孩子也就比小雨大两岁,都是为了孩子,咱做家长不好的毛病该改的就要改”袁高贤转向谢某劝说道。

  “袁法官,这些我会改的……”谢某的态度开始软化。

  经过法官、家长及社区同志的耐心疏导、竭力劝解。为了可爱的女儿,小夫妻放下了面子,丈夫先做出让步,当庭表示今后对谢某母女多加照顾关心,不再轻言离婚,撤回了起诉,谢某也承诺愿意改正骂脏话的不良习惯,在今后对女儿的教育中听从陈某的合理意见,一家三口手牵手离开了法庭。

  案件成功调撤了,社区妇女主任好奇的问:“小袁法官,看你年纪轻轻,办起案子来一套一套的,他们小夫妻俩我都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嘴皮,没想到你这么快就搞定。

  袁高贤笑道:“其实他们小夫妻还是有感情的,就是一点小误会没说清。

  听过回答,女主任竖起大拇指说道:“你刚才的调解方法很奏效,时机也抓得准,看来今后我要多来你们这取取经”。

  寒去暑来,卷起卷落,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无法一一道尽,解矛盾、定纷争、断是非、留和气、保安定,无不凝聚着全庭干警的辛勤和汗水。

  一颗真心对百姓,赢得百姓拥戴情。法庭的工作人员通过一件件案件的审理,一起起纠纷的化解,在小县里树立良好的典范,在群众心目树立了司法的权威。

  风雨无阻,他们在追求公义、司法为民、走群众路线的道路上永不止步…… 责任编辑:曾还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