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荣县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04.01.2016  12:55

   宁德网消息(记者 叶陈芬) “柘荣现在的办学条件真不错,不仅城区学校变化大,乡镇学校的办学条件也非常好!”如今,每一个到柘荣中小学参观的人,看到那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一个个塑胶化的标准操场、一间间整洁的学生宿舍,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如此赞叹。

  柘荣,坐落在省级风景名胜区——东狮山脚下的山城小县,风光旖旎、和谐宜居。柘荣教育,也犹如东狮山上冉冉升起的红日,希望无限。目前全县2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荣获省、市、县“文明学校”称号。一中创省一级达标高中、实验幼儿园创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柘荣县创国家三类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城市等均获得验收通过,并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市级核查、省级评估。

  近年来,该县教育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着力提升“以学生为本,以教师为重,以校风为要”的“三为”理念,按照“职业教育特色化、高中教育优质化、初中教育集聚化、小学教育一体化、学前教育普惠化”的“五化”要求,围绕“适度超前谋规划、优化布局促均衡、改革创新提质量、精细管理保安全、尊师重教成风尚”的总体思路,2013年以来投入义务教育经费达2.7亿元,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办学层次。并经多方调研论证,编制完成了《柘荣县城区及城乡结合部中长期(2015-2030)教育发展和学校布局专项规划》,助推全县教育事业的均衡、跨越发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正是在柘荣教育人的不懈努力下,柘荣教育不断取得了一个个丰硕的成果。多年来,柘荣县中、高考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教育信息化步伐加快,液晶触控一体机全面使用,实现了县内所有班级的“班班通”;实行寄宿生“五个一”工程(即每个学生一张床、一套崭新的被褥、一套洗漱用品、一部亲情电话、一个爱心妈妈)等,切实解决“留守儿童”就学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柘荣职业教育始终注重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与多家公司联合建立剪纸、汽修等培训基地,培养实用型人才……

  此外,柘荣还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善工程这一有利时机,深入推进薄改工程,大力改善一些边远学校的办学条件。2014年,柘荣依托薄改资金,着力推进二小(原城郊中心校)教学楼建设和新建柘荣四中运动场;2015年,该县又投资1200多万元,新建四小教学楼,现项目前期手续已经全部完成,即将动工建设。

  发展无止境,巧借东风好扬帆。下一步柘荣计划在未来4年内,利用薄改等项目资金,投资一亿五千万元新建小学一所,实施四小综合楼、柘荣三中运动场等6个基建项目;继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继续添置音美体器材、实验室设备等,普及信息化教学,朝着办好人民满意的目标奋力迈进。

   城乡学校换新颜

  “最好的房子是学校,最美的地方是校园。” 柘荣的财政并不富裕,可是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年递增20%,全面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近几年,全县累计投入近亿元资金,实施教育基础工程,新建、改建、扩建中小学校舍面积10多万平方米,消除危房面积2万多平方米,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四中综合楼、运动场,实小塑胶跑道,二小综合楼,城乡学校运动场塑化工程等项目建设已全面完工并投入使用;一小、四小等扩建工程全面启动。拟新建的占地55亩的第三小学已全面完成前期工作,即将动工,计划于2017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

  实施城区扩容改造,保证学生共享均等入学教育机会。近年来,随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大量涌入城区,生育潮的孩子普遍到了就学年龄,城区学校已是拥挤不堪,学位紧缺的问题非常严峻。为了解决这一教育难题,该县从2014年就开始谋划2015年秋季城区一年级增班过渡性解决方案,利用职业学校在未来三年生源紧缺的空档期,划出相对独立的区域,以正在筹建中的第三小学注册招生,临时解决一年级学位不足问题,确保适龄儿童按时入学。2015年5月份,升级前山小学为四小,统一命名城关小学等5所城区小学分别为一小至五小,并加快扩建步伐。

  为了保证教育公平,柘荣还深化小片区管理改革,建立以“六互动”(即管理互通、教学互动、师资互派、学生互助、物资互援和资源互享)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学校教学联合体,实行“阳光招生”政策,片区内学龄儿童相对就近、划片招生、免试入学,空余学位全部实行电脑派位,有效控制了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遏制了“择校热”问题。

   农家弟子乐陶陶

  整齐划一的被褥,统一配置的牙膏、牙刷等洗漱用品,每个孩子都有一张舒适、温馨的床,一个爱心妈妈全程关注孩子的成长,一个亲情电话让孩子与父母时刻保持联系……这便是柘荣重点实施的“五个一”工程。

  近年来,该县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低保家庭困难补助等教育惠民政策,认真实施学生“营养餐工程”,建立健全了相关管理制度,坚持做到“六个一”(即拥有一个整洁的场所、制定一套完整的制度、配强一班操作的人员、健全一套齐全的档案、建立一个监督的机制、探索一套可行的采购供餐模式)、“四个确保”(确保资金用足、确保安全有序、确保营养均衡、确保家长满意),保证学生在食堂“吃得饱,吃得好”。

  在此基础上,该县进一步全面优化学校师生食宿环境,着力改善寄宿生的生活条件,重点实施“五个一工程”,强化留守儿童教育管理,采取“思想教育,情感补位,生活关爱+营养关注”的“3+1”教育模式,开展“捐资助学,结对帮扶”等活动,用爱心温暖童心,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此外,该县还广泛发动社会捐资助学,成立了县资助中心和资助协会、关爱留守儿童协会,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基金”“国海教育基金会”“育才基金会”“潘振东教育基金”等30多个奖学助学基金,每年发放资金100多万元,资助奖励学生1000多人,多渠道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

   信息技术进乡村

  课桌上摆放着一台台整整齐齐的平板学生电脑,黑板上装有液晶触摸屏幕……走进英山中心校,看到这些充满了“电子味”的现代化气息,实在很难想象这是一所地处偏远的农村学校。

  英山中心校的变化发展是柘荣县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县教育局紧扣现代教育发展趋势,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投入2850万元,先后完成了校园宽带提速和教室、功能室等网络综合布线,安装了户外卫星接收系统,实现了农村学校数字教学资源全覆盖。新建5个录播互动教室,可与福州实验小学和福州一中等重点学校实行远程互动教学,也可实现异校间同上一堂课,实现教育优质资源更大范围辐射。英山中心校实现全体学生电子书包上课;第二小学新教学楼每个教室都安装电子显示屏,并建设电子校园文化栏。城区部分学校班级试行翻转课堂试点。公开采购了300多套多媒体设备,完成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学点的数字化建设。

  柘荣全县中小学均开展“三通两平台”建设,实现所有学校教室和功能室“班班通”全覆盖;全面更新改造升级一中高考监控系统。同时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对全县1200多名教师进行轮训,组织开展“电子白板教学比赛”“三优联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与教学整合”等活动,切实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名师引领显成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决定教育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为了吸引优秀人才进教师队伍,柘荣县始终坚持把“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作为尊师重教的一项强有力措施来抓。

  为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该县依托教师进修校开展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等多种培训和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每年培训教师1600多人次;启动教师培养工程,借助教学联合体等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观摩教育、专题讲座、名师对话及研讨”等多种方式,强化以老带新、以名师带骨干,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加强对县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日常履职情况的管理和考核,获宁德市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的教师直接确认为县学科带头人,并建立了一中杨良雄、四小游爱金、三中谢良忠3个名师工作室,引导名师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目前,该县培养出以特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省杰出人民教师、市十佳教师以及省、市学科带头人为代表的骨干教师群体,培养出各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292名。

  此外,为优化农村教育资源,让优秀教师能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柘荣县积极采取提高待遇、职称倾斜、表彰激励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安心从教偏远山区,提高农村及边远山区教师待遇。

   校园文化呈特色

  二小(原城郊中心校)的关爱留守儿童和科技教育、五小(原东源中心校)的“百草园”文化、英山中心校的象棋文化和全员电子书包……在柘荣,无论走进哪一所学校,你都能感受到一股浓郁的特色校园文化气氛。

  “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是柘荣县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之一。为了高标准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该县教育局先后组织中小学校长到厦门、泉州等地参观学习,汲取先进经验,查找差距。多次召开校园文化建设专题会议,聘请专家、教授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全县各校立足实际、挖掘底蕴,精心构思、突出特色,做到“校校具特色,班班有不同”。

  柘荣剪纸是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民间工艺。柘荣教育部门将剪纸列入中小学乡土教育课程,建立中小学剪纸培训基地,共向15所中小学、20所幼儿园发放《柘荣剪纸》乡土教材3000多册,让广大少年儿童在学习剪纸中,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柘荣各中小学积极开展科技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道德教育和文明创建活动,启动“感受我县教育改革发展新变化”为主题的摄影展和征文比赛,编印《柘荣县学校特色集锦》,开展校园风貌展示活动。同时深入开展孝德教育,各中小学、幼儿园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制订计划,明确目标,依托载体,采取措施,抓好落实,并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及学科教学之中,为学生营造了健康、和谐、文明、向上的育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