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2014.10.11:林纾研究国际研讨会在榕召开 校史名人偶像化魅力大
东南网10月11日讯(本网记者 周艾连)由福建工程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杂志社主办的林纾研究国际研讨会,10月11日在福州召开。 来自40多所高校的近百名海内外专家学者与会。北京大学教授陈平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陆建德和龚鹏程、夏晓虹、卢仁龙、叶培贵、郭丹、张旭等著名学者,以及林纾后人李建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据了解,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他是福建工程学院前身“苍霞精舍”的创始人之一,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将林纾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研究与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出版《林纾读本》、开设全校公选课等形式,推动了林纾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传承。 此次研讨会围绕林纾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林纾文化精神与实质、林纾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林纾的翻译成就、林纾的艺术成就、林纾与教育等论题,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对于会议的主旨,福建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仁华介绍,随着林纾研究的逐步深入,愈来愈真切的感受,林纾留下的丰富遗产不仅是学校的文化宝藏,也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近代文学史和文化史不可忽略的部分。在中学和西学、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当下,如何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待林纾,如何回归其所处时代和社会的历史条件,重新评价林纾的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院校史名人偶像化塑造很成功 近年来,福建工程学院致力于打造林纾研究重镇,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并在校园内树立了林纾雕像,在学报出版了《林纾研究专刊》,集林纾书画艺术之大成和研究成果的《林纾画册》由商务印书馆推出,出版了《林纾读本》、《林纾年谱长编》。今年,福建工程学院再次开设选读公选课《走进林纾》,校党委书记等8人分别上8堂课,400个选修名额短时间就被学生一抢而空。 这一系列活动推动了林纾文化研究与建设,福建工程学院在打造国内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同事,挖掘和丰富了人文底蕴,也为福建工程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特色。 在大会发言与分组讨论中,与会专家们纷纷表示,福建工程学院将林纾偶像化塑造得很成功,对大学生人文教育有积极作用。该校编写《林纾读本》的做法值得借鉴,大家还建议选修课以作品导读为主,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据了解,会议论文集将于近期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林纾生平介绍 林纾(1852~1924年),近代文学家、翻译家。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HYPERLINK "http://baike.baidu.com/view/4441182.htm"闽县(今福州市)人。晚称蠡叟、践卓翁、六桥补柳翁、春觉斋主人。代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蜚声中外文坛。“林译小说”在当时冲破了封建旧文化的束缚,传播了新的时代思潮,影响了“五四”时期整整一代学人,具有强烈的思想启蒙积极意义,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文化奇迹。终其一身,林纾是西方文学引进的第一人,将外国一百八十余部长短篇小说翻译为中文,为国人打开了一扇世界文学的窗户,不愧为举世公认的“译界之王” 与新文学/新文化的不祧之祖。除译作外,林纾还著有大量的小说、诗、词、曲、传记、画论,留下了千幅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