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交接主题教育·典型在身边 | 林汉钦:让千年老手艺在新时代重现光芒

19.07.2022  17:03

  2022年5月11日,北京、漳州双会场召开金砖国家传统医药高级别会议,专家汇集,盛况空前。会议主题宣传片《杏林春暖,国药飘香》播放时,漳州中药炮制技术与国宝秘方“漳州片仔癀”一起闪亮登场。千年一脉,独门一绝,惊鸿一眸,见证漳州统一战线近年来造福桑梓之情怀,初显漳州近十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锐意改革、守正笃实之成效。

  芗城之成,杏苑遗珍

  千年古城,物华天宝、地灵人杰,名医辈出、名药荟萃。漳州中药炮制技术是福建中药炮制技术三大派系之一——闽南中药炮制技术的代表,也是闽南特色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代表。一方面,它秉承宋元明清的炮制特色;另一方面,它又吸收了闽粤和江西樟帮的民间技艺,形成了独特的闽南地域技术风格,为传承漳州中医药文化,提高漳州乃至闽南的中医药治疗水平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具有承上启下、守正创新的历史和社会价值。在百代光阴流转中,它犹如埋藏民间的杏苑遗珍,有待发掘、继承。近年来,漳州中药炮制技术因传统炮制工艺复杂,大部分传承师傅年老力衰,传承人才匮乏,临方炮制政策苛刻等因素逐渐萧条,出现后继无人青黄不接,濒临失传的状况,亟待保护传承。

  深入调研,初见成效

  2016年3月初,作为热爱中医药的林汉钦正为漳州中药炮制技术传承日益式微的状况心急如焚时,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中药师、原福州市中医院院长黄秋云带领团队到漳州调研福建中药炮制。此次调研增加了林汉钦对漳州中药炮制技术亟待保护的紧迫感:如果不尽快申请非遗保护,有可能一是宝贵的传统中药炮制技术、工艺、资料逐渐流失;二是目前掌握相关技术的老药工都已经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一旦他们过世,相关技术将后继无人。为此,林汉钦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到图书馆寻找炮制文献和拜访漳州名老药工等,整理出《漳州(闽南)中药炮制技术》在《海峡药学》杂志发表。同年9月向民盟漳州市委会提交组织提案《关于大力传承发展漳州中药炮制技术的建议》被市政协采用。2018年6月,又写成信息《党外人士建议我市尽快为闽南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申请非遗》上报,被市政协采用并发表于漳州市政协第135期《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市政府主要领导阅文后专门作了批示,并协调市财政局下拨专项资金157万,支持该项目建设。

  艰辛申请,成绩斐然

  提案信息被批示后,承办单位市卫健委又将此重任交托给林汉钦来牵头完成。申请非遗是一个大工程,为了申遗工作顺利开展,林汉钦又向市卫健委领导建议,成立由一个市卫健委领导与市中医院领导及相关科室科长组成的联合工作领导小组,协调申请非遗中出现的各个问题。联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林汉钦任办公室常务副组长,专门负责申请非遗的具体工作。有了联合工作领导小组,申遗各项工作便有序地推进。

  从2016年3月至2022年2月,漳州中药炮制技术终于成功申请省级非遗项目。为了申遗成功,林汉钦带领申请非遗团队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时间,一方面深入基层走访调研,挖掘整理传统中药炮制、制剂技术工艺和老药工经验,编写《漳州市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一书;另一方面进行非遗申请书的书写、非遗申报片视频的拍摄剪辑与制作、非遗代表性相片的拍照与选定等工作。他不辞辛苦寻找、挖掘整理资料,反反复复数十遍地修改申请书、解说词、申报视频等工作,有80%的工作都是他默默独自完成。2020年5月初,林汉钦到诏安拍非遗申报视频,回漳州的路上忽然下起大暴雨,汽车在雨中行驶时,挡风玻璃突然被路上溅起的积水覆盖,整辆车一下子迷失方向,随时有撞围拦或翻车的危险,现在他想起来还有些后怕。然而,靠着对中医药热爱的情怀和对漳州中药炮制技术亟待保护的期待,经过几千个日夜的努力与坚持,林汉钦最终完成市卫健委交托的任务和起初的夙愿,并且在2021年11月,他还被评为市级非遗项目漳州中药炮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

  从信息批示至今,在市政府、市政协、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市中医院等多方关心指导下,漳州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工作开展卓有成效,成立了漳州有史以来第一个中药学方面的学会——漳州中药炮制分会,将漳州中药炮制技术成功申请为福建省非遗项目;建成漳州中药炮制特色技术非遗展示厅;成功评选9名漳州市首届名老药工和21名经验技术传承人,成立名老药工工作室;建立漳州中药临方炮制特色技术研究中心等一连串成果,意义非凡,成绩斐然。林汉钦同志还主编出版《漳州市传统中药炮制技术》一书,填补了漳州50年来漳州中药炮制技术文献整理的空白,其相关事迹还被福建日报、光明网、新福建、学习强国、闽南日报、漳州电视台、记者在线、芗城融媒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 (林汉钦系民盟漳州市委会副主委、漳州市政协常委、市中医院副主任中药师)

【责任编辑:赵朴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