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人”林公武:读书万卷始通神,甘为“陋室”一“书翁”
【人物名片】
林公武,籍贯福州,1946年出生于福建长汀,号汀州霞塘学者。伯父是公路工程师,父亲也在公路工程处任会计,林公武小学求学之路随父亲、伯父工作频繁变动,小学足迹遍布闽西、闽南、闽东、闽北;1960年至1966年,初、高中就读福州四中;1969年2月到建瓯插队;1976年11月回到福州市教育局师资教育培训班学习;1977年分配到福州城门中学任教(过去为闽侯一中);1989年调到福州市教委;1996年调到福州市文联工作直至2008年退休。
他曾问学游艺于顾廷龙、丁吉甫、潘主兰、王元化、邓云乡等先生,研究领域涉及中国史学、古文字学、版本目录学、书法篆刻学、近代福州文化,致力于文艺理论研究与史学、艺术门类的有关书籍编辑出版。曾任福州市文联副主席,福建省文联第五届、第六届委员,福建省书协常务理事,福建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州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家庭藏书委员会副主任。
现为西泠印社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学术顾问、江苏省南社研究会荣誉会员、中华南社学坛顾问、福建省篆刻学会会长、福建省阅读学会副会长、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客座教授、福州印社社长、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知名文化学者、书法篆刻家、藏书家。
福州新闻网记者 王礼林
林公武
如果有“读书家”这个称谓,他一定非常适合,因为他的一生都跟“书”分不开,甚至他的一生就是一本书,不同的人生阶段是这本书的不同篇章罢了。
他就是林公武,名字里有“武”却终身与“文”为伴的人。近日,记者有幸来到林老师位于象园公寓的书房——“夜趣斋”,与林老师初次见面。他家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排排大书柜,从书柜、茶几、书桌等眼睛所及之处,无不卷帙堆积;不论是从《说文解字注》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中西方文本,还是《古文字诂林》等工具书,整齐排列……这些书俨然一位位士兵,林公武为将军,在他的“排军布阵”下,书香满盈、扑面而来。每当书友到夜趣斋晤谈时,他常会指着四壁图书动情地说:“墨兵千万尽驱使,是何其之畅怀愉悦啊!”
林公武总结自己:仰慕古贤者之高德,以为人生在世,第一要事是品德为上,好学立本,知足常乐,志当存远大,百折而精进,不为人言环境干扰,常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为座右。吾幼而家贫,失学数年,当学之有为之际,又遭“文革”,入山荷锄,一误再误,误在时势。唯无愧者,志之不颓、学之不怠,不随俗,即孔子所云“博学而笃志”。无论何时,或困苦或欢乐或逆境或顺境,常年读书,一以贯之。“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知己,求为可知也。”吾所好,广而全;吾所求,博而精。读书不厌,以书为师,自悟自得。
从介绍读书故事,到分享读书心得,林老师知无不言,传道授业、尽心尽力的师之大德,谦虚、谨慎的治学品质,给人印象最为深刻。他还悟出了一套人生“读书治学”哲理。他说:藏书为读书;读书为治学;治学为涵养;涵养为励志;励志为修身;修身为养性;养性为立德;立德为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