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引领“绿色生产力”井喷发展

04.01.2016  17:00
  林下经济:引领“绿色生产力”井喷发展         ——民间资金追捧实体经济之泉州样本         “石斛、天山雪莲、三两重人参……唐代开元年间的道家经典《道藏》,记载着凡间的九大仙草,其中,石斛被尊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古人寻仙草必往悬崖峭壁,但今天的泉州,仙草不再藏身绝壁,林下经济发展让泉州市的绿色发展别有洞天,并一举开辟了泉州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崭新局面”,12月22日,泉州市秉尚石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成秉业高兴地对笔者说。散步在泉州市洛江区双阳镇南山村漫山遍野的龙眼林中,只见郁郁葱葱的树上已结满硕果,与别处的龙眼树不同的是,这里的树干上“爬”满了一株株6-30厘米高不等、形如鼓槌的绿色肉质植物,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仙草——鼓槌石斛!原来,这片园林是一个石斛种植基地。附生在龙眼树上的这些植物叫作鼓槌石斛,是从云南、浙江等地收集的30多种石斛种苗之一,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林农采取“仿野生种植”模式,让鼓槌石斛寄生在这些果树上自然生长,不洒农药,只喷水喷雾。龙眼树长得好,鼓槌石斛也不错,今年栽一株,明年长两株,后年即可变四株。成熟的石斛要三年以上才可药用,成倍递增的生长方式,既充分利用林下资源,也带来经济效益年年增长。         “石斛经济引爆财富效应,林下种植的其他种类发展态势也不可小觑”,泉州市林业局副调研员廖道彬介绍,林下经济,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使得农民能够充分利用林地来发展经济,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市林业局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市委政策精神,大力推进“千万林农增收千元工程”,在全市各地发展林花、林果、林药、林蜂、林禽、林脂、林菌等林下产业,推动其不断发展壮大,去年全市林下经济产值已近26亿元。截至目前,今年全市已评选40个林下利用项目,新增林下铁皮石斛、金线莲种植2000亩,组织申报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个,10家以上林业企业列入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此同时,泉州市紧密对接国家财政支持林业建设有关政策和项目申报指南。今年初以来,全市共组织申报2015年中央预算内林业投资计划85个;组织16家单位、企业申报现代农业发展项目、林木种苗精品示范工程等省级林业专项。目前,泉州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林业品牌和产品崭露头角。目前泉州已有德化、永春、南安、洛江和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省级林下经济示范项目县(市、区)。同时新增现代农业(花卉)示范县1个。全市共有8个省级花卉、竹业、林下经济项目示范县。         泉州市四举措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加强培训,科技推动。选择先进、适用的林下种植、养殖技术,如名贵珍稀树种的栽培管理技术、主要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禽畜的养殖技术等实用技术,重点对种植、养殖专业户、科技示范户、林区重点村主干、乡镇林业站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掌握林下种植、养殖技术。组织广大林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为林农出谋划策,解决难题。二是搞好宣传,示范带动,让更多农民了解发展林下经济的好处,增强投资林下经济决心和信心。三是拓宽利用途径,提高效益。把“森林人家”“农家乐”等森林生态旅游项目作为生态公益林林下开发利用的有效形式,开展林中空地、林缘、疏林地补植、套种珍稀、名贵树种活动,引进无患子、麻疯树等生物质能源树种,不断丰富生态公益林林种树种结构,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经济效益,把森林旅游与林下开展利用有效串连起来。四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开展森林林下开发利用项目调查,结合实际,编制合理利用规划。目前有4个林场在林下建立了草珊瑚、白芨等规模较大的林下药用植物种植基地,全市已套种珍稀植物面积达2600多亩,惠安县半岭村在林下放养地鳖虫等昆虫(主治风湿病),放养面积已达3万多亩。德化县不少村民在郁闭度0.4以下的林地上带状或单株套种无患子,在杉木林下及竹林下试验种植金线莲。永春县的一都、外山、湖洋等乡镇部分林农在林下饲养鸡、羊,永春北溪村、呈祥乡东溪大峡谷、外山云河谷森林生态旅游区切实让“森林人家”旅游带动林下经济发展。         “借力省级重点扶持,洛江画下林下经济发展蓝图”,泉州市林业局领导告诉笔者,洛江区被列为2014年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23个重点县之一,享受省财政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这里以良好的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培育发展林下经济,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区林下仿生态种植药用铁皮石斛企业8家,培育苗木温室1万平方米,苗木530万株,种植面积8万平方米,750万株;林下种植金线莲企业3家,种植面积6000平方米,550万株。笔者看到,洛江区林下经济产业文化和森林旅游文化融合,发展林下药用经济和生态休闲、文化创意产业,并以建设省林业经济发展示范县为契机,使全区林下经济发展利用林地面积达到1500亩以上,林下经济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0个以上,林下经济龙头企业10户以上,林农专业合作社5个以上。         林下经济已成为泉州新生的“绿色生产力”。目前,泉州市林下经济面积累计达136万亩,产值26亿元,带动农户12万户,户均增收1.5万元,已形成以铁皮石斛、中草药为主的林下种植,以林下养禽、养蛙为主的林下养殖,以竹笋加工、油茶籽加工为主的林下采集加工,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森林景观利用等四种林下经济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