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养鸡孵“金蛋” 经济生态双受益

03.07.2015  14:31

  6月29日,笔者慕名来到光泽县李坊乡管蜜村戴家边林下生态养鸡场。两排砖房呈丁字形隐藏在竹林中,满山翠竹如针插般地挤挤挨挨,一眼望不到边。说是养鸡场,可除了偶尔从竹林深处传来几声鸡叫外,连一只鸡的影子也看不到。养殖场主人曾乃象看出我们的疑惑,笑着说,现在看不到鸡很正常,上个月刚卖出两批,目前林中放养的大鸡不到600只,而这片竹山有97亩,白天鸡群满山觅食,只有等到傍晚才会回到鸡舍。

  外出打工 受到启发

  曾乃象是管蜜当地人,在竹林中养鸡已近5年了。他说,当初产生林下养鸡的想法,还缘于在厦门打工的一次经历。

  在家务农多年,收入总不理想的曾乃象听从妻子的建议,于2010年双双到厦门打工。来到厦门后,曾乃象在一家食品公司当机修工。一次,他到公司的老园区修理机器,看到几排毛竹搭盖的简易工棚与周围高大的厂房极不协调,就问厂里的工人。原来,这片简易工棚是公司老总起家创业时盖的厂房和宿舍。现在公司虽然发展壮大,但老总为了时常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初创业的艰辛,特地把这几间工棚保留下来。

  看到实力这么雄厚的公司老总,也是从这么破的棚屋中起家,曾乃象心底蕴藏的创业念头油然而生。“老总能从茅屋起家,我为什么就不能自己创业呢?”曾乃象当即决定回家去养鸡。听到才来厦门打工半年的丈夫又要回老家,妻子十分生气:“你要敢回去,我就呆在厦门不回家。”可妻子的反对并没改变他的想法,他毅然打点行装,回到管蜜。

  回乡创业 遭遇挫折

  从厦门回家后,他先在竹林中搭盖了两排简易的砖房,接着从江西引进200只种鸡苗。为了细心呵护这批小鸡,他吃住在山上,以便观察小鸡的生长状况。山中没电,就点蜡烛;不懂技术,买来相关的书,就着烛光仔细钻研。夏天蚊子多,他不敢点蚊香,担心蚊香会对小鸡造成伤害。尽管一个月下来,全身被蚊子叮得没一块好肉,但这批小鸡却十分“争气”,成活率达90%多。为了让小鸡适应竹山环境,他先在屋角开个小洞,让小鸡自由进出。半年后,这批鸡开始产蛋。曾乃象从最近的变压器接通电源,又买回一台孵蛋机,基本做到孵化、育雏、放养一体化。为了便于定点投喂,也让林中散养的鸡有一个遮风挡雨的场所,曾乃象就地取材,利用毛竹搭盖了十几间鸡舍。

  养殖条件越来越成熟,曾乃象就想着要扩大养殖规模。前年,他除自己孵了几批小鸡外,又一次性从江西购进2000只鸡苗。鸡苗增多,饲料准备不足,想到还有几天,这批小鸡就能放养到山上,曾乃象觉得用猪饲料凑合两天应该没事。没想到,就是这袋小猪饲料,使他损失了近万元,2000多只小鸡,不到两天全部死亡。请来农业局技术人员对小鸡解剖后才知道,猪饲料中含有的一种元素小鸡根本无法承受。弄清死亡的原因,曾乃象赶紧对这批小鸡深埋处理,彻底消毒整个鸡舍,接着又筹了3500元,从江西重新引进1000只鸡苗。

  曾乃象说,在竹林中养鸡,竹与鸡相得益彰。林中的虫子是鸡最喜爱的食物,茂盛的竹林,也为鸡抵御天敌提供了庇护;鸡粪是天然的有机肥,林中放养鸡后,立竹量明显增加,长出的笋都比别处的大,毛竹销售也从养鸡前一年的1万多元,增加到现在的2万多元。

  搞出特色 打响品牌

  曾乃象告诉笔者,鸡吃的是林中的虫子,喝的是山涧的泉水,鸡肉品质比家养土鸡还好。目前,养殖场年出售鸡苗及商品鸡1万多只,鸡蛋3000多公斤,但纯利只有8万多元。究其原因,还是知名度不大,养在深山人未识。“现在管蜜已被评为海西十佳魅力乡村、省级生态村。随着千亩梨园、狮山、管蜜文化大院等景点的开发,神山4A景区的建设,相信到管蜜来旅游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而养殖场离景区不到5公里,只要基础设施做好,搞出特色,一定能打响林下生态鸡这一品牌,从而获取更大利润。”曾乃象说。

  去年,曾乃象又与人合伙投入10多万元,在养殖场旁边的山垅开挖了38亩鱼塘,引来高山上的山泉水养鱼。下一步,他还准备动员附近几户村民一起,成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把通往养殖场的机耕路拓宽、硬化;在竹林中建几个竹屋,让游客可在竹林赏鸡、捉鸡、品鸡;再建一个集吃、喝、玩、乐于一体的生态农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管蜜生态鸡、泉水鱼一定会成为神山4A级景区的一个品牌。”曾乃象信心满满。

  ☉邱洪福 黄华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