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网络安全的信任基石

21.09.2020  20:55

  网络新技术加速更迭,应用领域日益普及,数字经济风起云涌,智慧城市如火如荼,既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也为公众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和实惠。与此同时,防范和规避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风险,成为社会各方共同聚焦的课题。维护网络安全需要多领域、全方位协力推进,构建网络信任关系、打造网络诚信生态,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工程。

  在当今社会越发呈现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趋势的应用场景之下,传统社会信任体系面临严峻挑战,形形色色、层出不穷的网络谣言、网络诈骗,曾经让多少人信以为真、深受其害,引发网络社交领域“狼来了”的担忧;大数据“杀熟”,算法变成了“算计”,既是典型的不诚信,也是对信任的辜负和信任关系的撕裂;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越界”行为,难免引发用户信任焦虑;“薅毛党”肆无忌惮钻空子,同样让人防不胜防,诸如此类的现象清楚地表明,网络安全问题往往首先表现为诚信问题、信用问题,倘若网络信任生态得不到有效呵护,不但可能给关联各方带来负面影响,陷入损人不利己的双输、多输困局,而且势必影响、阻滞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诚信是社会道德之基,也是和谐发展之基,网络的虚拟性、复杂性,决定了互联网社会更离不开诚信力量的支撑。去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67.7%;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万亿元,互联网几乎覆盖和渗透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之下,对于可能潜藏的网络安全、数字安全风险显然不能等闲视之,构建网络诚信体系、筑牢互联网信任基石,对于净化网络生态、维护网络安全,守护、巩固和扩大网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确保网络安全,离不开制度法规的“硬治理”,也离不开道德责任“软约束”。受多种因素掣肘,要求网络技术开发创新完美无缺显然不现实,但坚守安全底线,最大限度地减少和规避安全风险,显然是不可或缺的技术良心和职业操守;从应用服务层面来看,则应坚持共赢理念、摒弃利己主义,顾大局、看长远、讲诚信、有担当,重视社会效益、敬畏公共利益、肩负社会责任;作为消费终端,既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也要保持权利谦抑和守信自觉。相关各方增进互信,才能破除信任障碍行稳致远。

  构建网络信任、数字信任生态,筑牢网络安全基石,助力智慧城市建设、赋能数字经济发展,要求相关职能部门与时俱进、因势而为,汇聚合力、协同作为,细化政策规范,强化监管执法,提升治理能力,加固信任“粘合剂”,拧紧网络“安全阀”,助推网信事业更好发展、造福人民。(泉州市文明办 老帆)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