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鹏:审计报告,该点名时就点名

26.06.2014  13:29

  近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作“国务院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时,点名通报了卫计委、国资委、发改委、科技部、农业部等多个部委和下属单位在“三公”经费方面的违规情况。本来的例行公事,北京青年报记者却从此 间找到新意:查阅以往的审计报告,审计署在通报违规行为时往往用到“个别单位”或“少数部门”等词,就“三公”经费方面具体点出违规部委的名字尚属首次。

  通报“三公”经费的审计违规情况,从“个别单位”到对具体部委指名道姓,这文字的一小步,可谓是透明的一大步,这让媒体抓住了“新闻眼”,新华社便直言“期待今后此类审计报告能更进一步,对相关责任人直接点名道姓”,这话说得很实在,更代表着比较普遍的民意,这个未来确实值得畅想,但,回想走过的路,今天的指名道姓,得来确实十分不易。

  2011年起,中央决定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中央部门和一些地方政府首次开始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算,此举固然抛砖引玉,也算功不可没,但粗枝大叶地公开与有保留的审计报告,让公开的初衷与效果都打了折扣,因此,公众期待一个更透明的“三公”经费公开。

  但要说起来,前任审计长李金华曾掀起过一股“审计风暴”,大多数就是指名道姓的,谁出了问题,审计报告里就讲得清清楚楚,这很得民心,可是,之后,慢慢地,情况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审计报告中,高调地指名道姓少了,“有些地方”“个别城市”这样的模糊用语渐渐多了,“”功越用越顺手,甚至有些爱不释手,近几年的“三公”审计报告也不例外,那些违规者总隐藏在“个别单位”或“少数部门”等大帽子下,他究竟是谁,就不告诉你。

  虽然,公众也在不断地喊话和重复: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越是公开越有力量……但,纵使苦口婆心,效果甚微。眼见得一边是公开的调门,一边又扔不下越来越顺手的“”功,如此,只要不指名道姓,违规官员就可以轻松地和民众“躲猫猫”,就不用惧怕舆论监督,也敢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显然,这无异于是在纵容违法违规者。正如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所言,“从审计情况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仍然突出,反映出一些单位和个人法纪意识淡薄,责任追究和处罚也不到位”。

  不过,正是在这个“问题仍然突出”的现实语境下,才有的“首次”指名道姓,这仿佛让人有些当年的“审计风暴”的感觉,某种意义上,用“指名道姓”破解“问题仍然突出”的现实,这前后的逻辑顺承关系或许就是对于“三公”公开方向最好的、也是最明确的启示——审计报告就应该该点名时就点名,并且毫不含糊、毫不保留!

【责任编辑:徐梦晓】【值班编辑:胡巧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