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学者热议杜尚别峰会:上合不应成为军事同盟

12.09.2014  08:45

9月11日至12日,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塔吉克斯坦的首都杜尚别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对塔吉克斯坦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上合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走过13年的历程。目前,该组织有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6个成员国,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蒙古和印度拥有观察员国地位。

在9月10日的北京—莫斯科视频连线座谈会上,中俄两国专家就上合组织多边合作、安全和未来前景等话题展开了热议。

从双边合作走向多边合作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谢尔盖·卢佳宁提醒大家注意,在中亚地区,目前有三个并行不悖的发展、合作框架:上合组织多边经济合作、俄罗斯倡导的欧亚经济一体化、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当然,从事相关国际问题研究和经济研究的学者们,都不会不了解这一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指出:“这次峰会就面临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在‘上合组织多边经济合作’、‘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一体化’这三大多边经济合作项目之间,寻找新的合作空间。

在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安德烈·科尔图诺夫看来,该地区目前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缺少资金、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他表示:“上合组织在经济领域的合作,目前还只限于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合作,多边合作项目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为了实现更多的多边合作项目,上合组织需要建立一个实力雄厚的投资银行,这样就可以支持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员国之间还可以简化海关手续、统一一些技术标准。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很快就动手。

应对国际安全形势变化

安全”是此次峰会的另一大主题。

冯玉军指出,整个欧亚大陆,特别是欧亚大陆核心地带的安全形势,目前正经历着非常重要的变化。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它的消极影响也越来越多。

冯玉军举例说,2014年年底,北约联军将完成从阿富汗的撤军,未来阿富汗的安全形势的不可预测性越来越大。阿富汗形势若恶化,对于整个中亚地区的冲击将非常巨大。在伊拉克和叙利亚,非政府状态导致极端伊斯兰恐怖主义分子日趋活跃,极端分子不仅在地区的影响越来越大,而且还正试图建立某种政治上的实体。可以说,从中东到高加索再到中亚的整个欧亚大陆核心地带,区域的不稳定性正在进一步增强。

因此,如何凝聚上合成员国的共识和努力,进一步打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打击毒品跨国犯罪和毒品走私,维护成员国的安全,维护整个地区的稳定,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冯玉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