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简政放权防止截留改革红利
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简政放权措施促进创业就业。会议的突出主题之一就是“放权”,确定取消和下放新一批共52项行政审批事项,将36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并先期取消一批准入类专业技术职业资格。
新一届政府成立后,将简政放权作为主攻方向,至今已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接近468项。按照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承诺,今年要取消和下放200项以上行政审批事项。这意味着未来半年内还将取消和下放接近150项,实现这个目标不容易。届时,将提前3年完成这届政府任内砍掉三分之一的行政审批任务。
据了解,在确定本轮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时,中编办共梳理了社会各界通过网络平台等形式提出的2500多条建议,汇总了网民投票建议取消下放的100项前置审批事项,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参考依据。
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有利于减少中间不必要环节,让优惠政策落地。以“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核准”为例,为使更多的小微企业享受国家的政策红利,国家税务总局此前下发公告称,小微企业享受优惠政策不用事先报批了,只要事后备案即可。把审批改为备案,促进小微企业应享尽享,企业受益面因此将扩大30%以上。
今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全国新增企业数量却出现“井喷式”增长,这与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密切相关。此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把36项前置审批改为后置审批,也将会进一步调动劳动者创业的积极性。
会议要求,要加大简政放权落实力度,既要解决越权越位问题,又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活不放任,防止截留改革红利。确保今年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完成。
近期连续三次常务会议上,“抓落实”都是高频词,“国务院决不发空头文件,所有政策措施必须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在调研中,很多地方喜欢列举数字证明“上放下也放”,然而,企业则表示感受并不明显。这意味着,简政放权改革在自上而下传导过程中出现了“梗阻”,落实还不够。
未来国务院将通过督查、第三方评估和社会评价等方式,既督地方,也督部门,既要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要解决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使简政放权改革真正惠及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