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义虎:“第三势力”可能会影响岛内政局

08.12.2014  11:01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在北京联合大学研讨会上发言。(中国台湾网 李杰 摄)

  北京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义虎6日在北京据举办的一场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台湾在国民党、民进党两党力量之外,一种“第三势力”从潜流逐渐走到社会的舞台上,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冲击力很大。值得涉台研究学者关注。

   国民党选情“七零八落

  关于此次台湾“九合一”选举,李义虎说,从基本选情来看,对比2014年和2010年台湾县市选举:在22个县市长席位中,国民党“七零八落”,原15席,现6+1(无党籍1席),民进党13席,无党籍3席。绿色板块大幅扩张,越过浊水溪,到了大安溪。在指标都市上,台北市、桃园市、台中市国民党均失守,在南部也推不出战将。

  如果进一步分析投票率和得票率的情况,将会发现选民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选民弃国民党者多,尤其是青年选票。从318学运以来,台湾青年人追求“小确幸”、对现实不满气氛蔓延,再加上网络科技的操作,原来青年人对选举并不是特别的关心,这次通过网络的力量大大拉升了他们的作用,对国民党非常不利。同时也造成以往对蓝绿基本盘的分析方法效果已不大,应该转换分析、预测的方法。

  国民党落败的深层原因

  分析此次国民党为何败选,李义虎说,原因是复杂、多元的,有浅层和深层两方面。浅层原因是,国际经济大环境不好,马当局执政业绩不佳,选举策略不当、对网络科技不熟悉等。而深层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台湾的社会矛盾问题。台湾在转型期社会矛盾不断积累、发酵、膨胀。族群矛盾演化而生出蓝绿矛盾,现在台湾的阶级矛盾、世代矛盾等也非常突出,其表现的方式与其他社会不一样,台湾社会矛盾表现的形态是复合的,很多矛盾有交叉、叠加关系,例如阶级矛盾与世代矛盾重叠,就使得年轻人资薪“22K”问题如此突出,

  二是台湾的社会结构问题。目前台湾在国民党、民进党两党力量之外,一种“第三势力”从潜流逐渐走到社会的舞台上,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冲击力很大。这股势力以社会运动、公民运动方式出现。这股“第三势力”有很多的年轻人。经过3月太阳花运动,到本次选举,岛内已出现选举政治和政党政治新常态,这股“第三势力”天然有在野性,以在野姿态出现,提出的主张不管不顾,通过网络等新媒体传播方式,聚合性很强,促使台湾政局的演变,未来台湾除原来的“统独”议题、蓝绿之争外,政治主张的自发性会更强。这是研究岛内政局时需要注意的。

  “2014台湾九合一选举后的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6日在北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由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近60人参加了会议。李义虎是在参加此次研讨会时作以上表述的。(中国台湾网记者 李杰)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