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在华好高骛远 多次下调目标仍未达标

14.01.2015  14:41

  2014年本田在华的表现,或许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不及格。

  近日,本田中国公布了2014年在中国市场的成绩单,据日本共同社1月8日报道,日本本田公司8日公布数据称,2014年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较上年增加4.1%,达到78.83万辆。该数据创下了历年最高纪录。

  无疑,日媒的报道给本田“留足了面子”,其刻意回避的一个事实是,本田中国在去年其实已经多次悄悄下调了其销量预期。根据媒体报道,在去年12月份,本田汽车发言人朱林杰公开宣布,该公司已将2014年的中国汽车销售量目标下调了10%以上,目前预计2014年的中国销量将达80万辆,低于此前预期的90万辆。

  另外环球网频道记者从其官网网站上获悉,其公开资料显示,在去年前10个月时间里,该公司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量为573,154辆,与去年同期相比仅增长0.1%。

  当然,本田在中国市场低迷并非是个案,其背后是整个日系车阵营的颓势。除了本田之外,日产首当其中也是首当其冲。日本Response网站1月8日报道,日产汽车公司7日发布消息称,2014年在中国的新车销量为122.16万辆,比上年增加0.5%。有分析指出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扩大了几个百分点,但日产的销量与上年持平,并未达成140万辆的原定目标。

  日系纷纷失守中国市场,本土市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安倍政府经济复兴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而提高的营业税则大大增加了日系车企的营收负担。4月份营业税上调之后,日本新车销量随后终止连续七个月增长,当月销量同比下跌5%至18.9万辆,其后除6月份实现0.4%的增长外,一直呈下滑趋势。

  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JAMA)主席池文彦(Fumihiko Ike)就曾经表示,(安倍)政府未能为刺激消费采取正确的措施,今年4月份营业税的提升是本土销量萎靡的原因之一,并表示税率上涨后,本土新车销量跌幅达到了两位数。而在去年在公布第二季度销量报告时,本田就已经早早地下调了10月和11月的本土销量预期。

  中国经济放缓、竞争对手竞争激烈是本田和日产认为其销量增长迟缓的主要原因,但环球网汽车频道观察到,业内一直有对其产品缺乏足够竞争力的质疑,日媒也撰文指出,日系品牌多款主力车型表现不佳,日产方面,“阳光”(SUNNY)、“骐达”(TIIDA)销量不佳。而本田方面,“雅阁”及运动型多功能车(SUV)“CR-V”在激烈的竞争下表现低迷。

  面对着中国市场的颓势,本田也曾是试图通过大打安全牌挽回败局,2014年下边年,其着力在中国消费者宣扬其主题为“你最珍贵”的安全理念,旗下合资品牌——广汽本田也曾经公开举办国内首次车对车斜角小重叠率高速碰撞试验。其公开表示,“广汽本田率先举办15°角小重叠率车对车高速碰撞试验,希望通过严苛的测试不断“挑战更安全”,向公众普及正确的安全意识,实现“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的企业安全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