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木兰陂成功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18.09.2014  18:03

图为木兰陂

  本报讯 (记者 林文家 通讯员 吴俊伟 文/图) 记者昨日从我市有关部门获悉, 9月16日,木兰陂灌溉工程顺利通过国际灌排委的评审,成功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这是我省第一个世界级遗产的水利项目,标志着木兰陂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性的遗产。木兰陂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后,将极大地推动木兰陂的建设管理和保护规划工作。国内此次成功申遗的还有湖南娄底的紫鹊界梯田、浙江丽水的通济堰和四川乐山的东风堰。

  据悉,为了传承具有历史意义的灌溉工程的理念和哲理,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决定从2014年开始,每年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进行评选。

  延伸阅读

  木兰陂

  主干流长105公里的木兰溪是闽中最大的河流,也是莆田人民的母亲河。受海潮顶托影响,古时木兰溪溪水经常泛滥成灾,给沿岸人民带来灾难。公元1064年,长乐人氏钱四娘捐家资万缗,在木兰溪将军滩上筑陂兴利,由于陂址选在上游出山口,未建成即被洪水冲毁,钱四娘愤而投江。不久,其同乡林从世又在下游重建,但工程刚建成即被海潮冲垮。公元1075年,县令李宏奉召主持重建,在僧人冯智日帮助下,经过详细踏勘,将坝址选在前两次陂址的中间位置,采用筏型基础,用巨石砌筑拦河坝闸。公元1083年,全长219米的木兰陂终于建成。因陂建在木兰山下,故而得名木兰陂。

  木兰陂建成后,彻底改变了莆田南北洋平原以往“只生蒲草,不长禾苗”的状况,其具有的“排、蓄、引、挡、灌”等水利综合功能,为莆田人民抵御自然灾害,促进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木兰陂灌溉工程涉及全市9个乡镇、178个村1万多公顷的农田,1988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获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千百年来,木兰陂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纯朴的兴化儿女,孕育了兴化大地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至今,木兰陂仍然发挥着拦洪、挡潮、排涝、蓄水、引水、灌溉的重要作用。(湄洲日报 林文家 通讯员 吴俊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