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督查检查考核“减”出好风气

16.10.2018  01:56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从中央和国家机关做起,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撤销形式主义、劳民伤财、虚头巴脑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大幅度压缩数量,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要减少50%以上。(10月10 大众网)

  督查检查考核是督促下级完成工作的一种常用手段,用好了可以发挥着激励鞭策的指挥棒作用,可以改进党的作风,激励广大干部作为,可以为基层把脉号病,寻求对策,能够有效推进工作落实。

  可是,现实生活中,让基层头疼的是,各式各样的督查检查考核实在太多。同样内容有时县里查了市里查,市里查了省里查。有时不光是层层检查,面面检查,还要交叉检查。大大小小的督查检查考核组一拨又一拨像走马灯似的川流不息,督查检查考核的人比抓落实的人还多,令基层单位应接不暇,压得基层单位喘不过气来,使得基层不堪重负,基层干部群众怨声不断。

  每次基层单位为了做好迎检工作,每天忙于建台账、填表格、整资料。督查检查考核组来了,基层的同志又是迎来送往;又是汇报陪同,疲于应付,使基层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应酬上,挤掉应有的工作时间,加剧了基层单位的负担,往往会干扰和影响正常工作。常常导致基层在抓工作时分不清轻重缓急,顾此失彼,甚至只好弄虚作假,敷衍了事。一些重要的工作反而容易被束之高阁,势必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

  更重要的是,有的督查检查考核组这里看看,那里转转,往往都不过是浮光掠影,人走事毕,既没掌握真实情况,也不解决问题。像这种做做形式,走走过场的督查检查考核,不但给基层添了麻烦,损害了干群关系,也损害了部门的自身形象。既在社会上形成不良风气,败坏党风,还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助长了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廉洁高效、勤政务实的时代要求不相容。最关键的是这种督查检查考核给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良影响,实属弊多利少。

  缘何有的部门会热衷于泛滥的督查检查考核呢?说白了,就是部门冲着利益而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作祟。一些部门的干部下基层督查检查考核,不仅可以多领一些津贴,有的可以让基层单位陪吃陪喝陪玩,还可以借此向财政要钱,甚至还可以向基层单位要些“土特产”等好处。还可以做做表面文章,让人们觉得他们很重视工作的样子。加上问责制的推行,有关部门动不动就拿起问责大棒,好像是在说“你们胆敢不尊重我们?信不信就拿你们开刀?”这些举措无非是有关部门为了进一步增强在基层单位心目中的地位而已。

  减少督查检查考核事项,该取消的取消,该改进的改进,该合并的合并,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督查检查考核,有助于在全国上下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倒逼有关部门减少对基层工作的干扰,确实需要督查检查考核的,需要经过审批,认真对待,杜绝形式主义,增强督查检查考核的科学性、针对性,多到现场看,多见具体事,多听群众说,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讲求工作实效,做好指导服务,帮助基层一起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既能密切干群关系,又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有利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机关形象,还能使督查检查考核结果及时得以资源共享,推进工作。而基层单位相应地就会减少应酬,既可以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工作上,又能切实从实际出发,分轻重缓急,有条不紊,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漳平市委文明办陈开冬)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