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更贴心 百姓更幸福

14.11.2014  11:48

  

  省图书馆河东社区分馆的设立,让居民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池远 摄

  核心提示: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市鼓楼区军门社区考察时,对社区以党建创新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还提出殷切希望: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本期《西岸观察》请你随记者一起探访发端于军门社区并在福州全市推广的“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

  社区虽小,但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喜怒哀乐,另一头连着城市的和谐安定,做好社区工作十分重要。

  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人”向市场经济时代的“社区人”转变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社区工作?以党建引领,重心向基层,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是做好社区工作的重要路径。

  发端于军门社区的“135”社区党建工作模式,抓住了社区工作的三个关键——谁来领导、如何组织、怎么服务。其中的“1”,即整合社区和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通过共建、委员兼职,强化社区党组织一个核心;“3”即建设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三支队伍;“5”即健全共同参与组织机制、民主管理监督机制、基本建设保障机制、服务群众长效机制和党建责任落实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

  2012年以来,“135”模式在福州全市推广,内容不断丰富,内涵不断拓展,功能不断提升,在更好更便捷地服务社区百姓、促进社会平安和谐、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仓山区金山街道金洲社区联手“海都公众95060”,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家电维修等服务。 段金柱 摄

   创新机制让群众生活办事更方便

  “我最近正在看《中国现代散文选》,强烈推荐喔!”9日上午,在位于鼓楼区温泉街道河东社区的福建省图书馆河东社区分馆里,10多名福州第十一中学的学生正在分享阅读的快乐。

  这是省图首家社区分馆,有各类图书5000多册。河东社区党委书记黄永凡说,图书馆在上午11点到晚上8点错时开放,就是为了方便学生看书、学习。渐渐地,河东社区的其他居民也迷上了这里,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推荐书目,“书香河东”的氛围越来越浓。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这是河东社区与辖区内的福建省图书馆共建的结果。

  2010年,军门社区率先探索实行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制,社区党委与辖区单位党组织实行共建,共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社区党委兼职委员,参与社区建设。在社区开展活动时,大党委兼职委员制的资源整合、共同参与、共建共享作用非常明显。目前,这种机制已经在福州全市社区普遍推行。

  “共建共享,为我所用”,这只是“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的一个侧面。福州市其他社区也创新出多个举措、机制,更好更便捷地服务社区百姓。

  在台江区茶亭街道洋头口社区,每月15日是雷打不动的“便民服务日”,深受居民欢迎,因为他们反映的大事小事,社区党委都会不遗余力帮忙解决。

  2个月前的“便民服务日”,有居民向社区党委书记郭颖煜反映,河口小区有个精神分裂症患者常往楼下扔啤酒瓶,十分危险。郭颖煜上门探访得知,这位病人一直拒绝服药,导致病情加剧,而她丈夫没有工作,没有经济能力送她入院治疗。征得家属同意后,社区党委为她联系了医院,并垫付了部分费用。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她的病情好转了许多。

  在长乐市吴航街道三峰社区,借鉴军门社区林丹党代表工作室的做法,由林建民、高榕、林焘3人联合署名的党代表工作室,已成为社区党员心中的一面旗帜。小区有危树、生活有困难、消防通道被堵……群众反映的每一条诉求,党代表都仔细记录,并依照承诺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截至今年9月底,党代表工作室已覆盖福州市229个社区,累计接待党员群众5067人次,收集意见建议3743条,协调解决各类问题2751个,受到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

福建日报评论员:团结奋斗办好福建的事情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文明
让文明礼让风气蔚然成风
  中国自古便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