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以“四有”为标准,当好“梦之队”筑梦人

22.09.2014  10:56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时指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习总书记强调,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希望全国广大教师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

        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是支撑;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好老师的标准,深情表达出对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殷殷厚望。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情真意切,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南,堪称一部当代《师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总书记充满深情地概述人民期盼时,第一个期盼就是有更好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教育和人才对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意义。2013年在第二十九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正在国外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勉励广大教师“用爱心、知识、智慧点亮学生心灵”“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2013年9月,习总书记应邀在“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时表示,中国将“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014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2014年5月30日,习总书记在北京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时强调,教师要“循循善诱、春风化雨,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

        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多方面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动力。习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教师的一系列重要思想,言之殷殷,情之切切,深邃练达,是新时期指导我国如何进一步办好教育事业的强大思想武器,各级领导干部和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深思明察、修习躬行。

        高尔基有句名言:“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件大事了。”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老师的好坏,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几乎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老师的一句赞扬鼓励的话,可以让学生一整天都陶醉在明媚的春天里;学生有幸遇到一个善于发现优点、发掘潜力的好老师,往往能激发起无穷的向上动力。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相反,如果老师缺乏爱心,对学生的不足和缺点一味指责、冷嘲热讽,学生刚刚萌动的向上向善的小火苗就可能被浇灭,甚至逐渐改变对学习、对人生、对世界的态度。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怎样才是一个好老师?这是家长、教师和社会最为关心的。习总书记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这“四有”涵盖了价值观标准、道德标准、专业标准、情感标准等方面,互为关联、形成整体,道出了教育工作的真谛。“四有”标准,是做一名好老师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也是所有人才应该具备的标准。学生素质的高下决定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让老师成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希望之光,成为“梦之队”的优秀筑梦人,必须坚持“四有”标准,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今年教师节的主题是“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优秀的老师,不能只“授业”“解惑”而不“传道”,而要按照习总书记指出的,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要心中有国家和民族,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培养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身上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要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学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老师的道德修养如何,往往折射在学生身上。古人说:“德领才、德蕴才、德润才。”不养德修身,难堪大任。把握这一规律,好老师就要把厚德作为人才培养之首要,不仅要教学生以文化知识,更要立德树人,以良好的道德情操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学生年代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之路的关键阶段。在这个“三观”即将定型的时期,好老师要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学问是心灵的慧眼。”在当今信息爆炸、科技成果日新月异的时代,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老师,要按照习总书记所要求的“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好老师只有在学习中增强学习能力、拓宽知识面,才能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一潭清泉。要本着“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的求实态度,把不懂的尽量弄懂,持续“充电”、打实知识根基。如果“明知半桶水偏要淌得很”,不懂装懂,不仅误人子弟,也有违师德教风。

        亲其师,方可信其道。素质教育,首先是充满感情的教育。离开了情感,一切的教育无从谈起。好老师要像习总书记强调的,“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要以于漪、孟二冬、谭千秋、张丽莉等优秀教师为标杆,用爱打开学生的知识之门,用爱浇灌学生的心灵之花,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其个性、包容其不足,让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当代学子将历史性地成为主力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师。“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为指引,以“四有”为标准,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当好民族复兴“梦之队”的筑梦人。

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
  6日,中国(福建)—东盟经贸合作论坛在榕举办。政府
福山郊野公园入选绿色低碳典型案例
  昨日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政府
军地领导在福州检查指导征兵体检工作
  8月3日,副省长、省征兵领导小组副组长王金福,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