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叫信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走笔
新华社南昌8月13日电题:有一种力量叫信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走笔
新华社记者陈建华、杨荣荣、高皓亮
1934年10月。赣南瑞金。
丈夫长征出发时说:“革命胜利那一天,我一定会回来!”
为这一句,军嫂陈发姑守望了75年。
身倚门框,脚踏门槛,哼唱着送郎参军的歌。一边编着草鞋,一边眺望着村口,直至双目失明。临终前,她还在向来人打听:“我家吉熏有什么消息?”
青丝白发,门槛上磨出一弯深深的凹印。
蒲草如丝,身后齐整摆放着75双草鞋。
………
80年后的这个夏天,我们再一次走进赣南。
从赣江之源到罗霄山脉,从惶恐滩头到会昌城外,当我们感受着这里的百姓铭记党恩、永跟党走的炽情;当我们聆听着这里的干部继承苏区干部夜访贫农的传统,将百姓几十年的祈盼安顿在当下的故事,我们再一次感受到那种涤荡人心、亘古不朽的力量。
陈发姑已然不在,但浸润在苏区人民血脉中的那种力量却依然在今日赣南大地上生发开来。
这种力量让弱小者强大,贫穷者富有,平凡者伟大,革命者不朽。
这种力量叫——信仰!
看信仰之树亘古长青
17双手紧握,高捧一碗水酒,仰头饮尽。
8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前夕,瑞金叶坪黄沙村华屋小组的17名年轻人,相邀来到村后的蛤蟆岭,每人栽下一棵常青松。
他们约定,革命成功后,要省亲故里;活着的要为阵亡的人孝亲敬老,还要照看好这些松树。
青松依旧在,不见儿郎归。
“大伯,近段时间屋下(家乡)有大事,变化蛮大,要认得回来的路……”今年清明,在烈士们种下的17棵“信念树”下,带领老老少少祭奠的老者点香、挂红,抚过每株松树上的烈士姓名,念道。
岭下华屋发生的“大事”,是2012年赣州市启动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工程,也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的开篇之作,直接惠及300万老区人民。
危房改造、安全用水、电网改造、基础设施……《若干意见》规划的一条条“路线图”,预示着赣南老区人民的生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抚平了老表久锁的眉头。
不远处,白墙黛瓦的新房已是鳞次栉比。近处土坯房里,烈士的遗腹子——81岁的华崇祁想到年底就能带着几个儿子住进新楼房,笑得合不拢嘴。
他仔仔细细用手平整着挂在土墙上的毛主席画像,一边念着:“保佑共产党万万年!”
80年前,子弹已尽,石块亦绝,为了掩护伤员,21岁的江善忠引着敌人直到悬崖前,瞥了一眼围上来的敌人,纵身一跃……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也是这一句“保佑共产党万万年”,被这名年轻的红军战士用鲜血写在白褂子上,成为生命最后的呐喊。
因为,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历史长河湍湍。“一门忠烈”的故事历历在目。比如杨家将,比如岳家军。然而,在当年苏区,“马前托孤”“八子参军”的故事在赣南俯拾皆是。那么多的普通百姓,那么多的“一门忠烈”。
苏区时期,参军参战的赣南儿女有93万余人,占当时当地人口三分之一,仅有名有姓的烈士就多达近11万。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三位赣南子弟倒下。
是什么让“为革命献身”的号召高于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是什么让普通百姓挥别儿女情长,不顾生死,铁了心跟党走?
因为,有一种力量叫信仰!
楚国亡了,《离骚》还在;南宋没了,《满江红》还在;红军走了,信仰还在。红色后代、国家一级编剧温何根说。
饮水思源,慎终追远。《若干意见》出台后,赣州市因势利导,开展了以宣讲报告、祭奠英烈等为内容的“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教育实践活动,凝聚起苏区人民干群一心,共同推进赣南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
当年曾为红军哥捧上一块饼子的稚儿,已过耄耋;郁孤台下清江水环绕的英雄冢,已葱郁垂荫……沉钩历史,昔日共产党人的故事只留下粗略的脉络,疏可走马,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却依旧浸润今日,密不透风。
岁月不居,信仰如故。
17棵青松俯瞰着赤红的赣南大地。这片赤红不仅是血性,更是信仰。
123下一页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