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海拔最高的军营村昨飘雪 上一次下雪是1981年

24.01.2016  17:57

昨日晚上9点,温度计上显示气温为零下4℃。(本组图/本报记者 张奇辉 摄)

昨日在军营村飘落的雪。

军营村的孩子跑到户外玩雪。

村民和游客生火取暖。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记者 程午鹏 李沛)昨日下午,记者一行来到厦门海拔最高的军营村体验低温,与从天而降的雪花不期而遇,虽然雪花数量很少,但对常年无冬的厦门来说,这已经是非常稀罕的一件事了。毕竟,从上世纪50年代有气象记录以来,厦门境内还没有降雪的记录,记者或见证了厦门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一场雪。

  昨日下午4时50分许,记者驾车来到同安军营村时,半山腰上,雪粒不断打在前挡风玻璃上。海拔800多米的村民高建设家门前,一群孩子正在门口玩耍,举起手,追逐着天空飘落的雪花。记者刚下车,浑身上下顿时一哆嗦,寒冷瞬间沁入骨髓。

  天空中的雪花很小,落在地上很快就融化了,虽然能看到它们在空中飘荡,但很难抓住一朵。雪花飘在黑色的汽车上,从黑色背景上,能明显看到它美丽的六边形,不过,一瞬间,雪花就融化成水滴。更多的雪花落在衣服上、头发上,只能从颜色的反差分辨出。

  军营村党支部书记高泉阳说,他记得,上一次军营村下雪还是35年前的1981年。“那时我读小学五年级,走在路上还可以把雪抠起来弄成雪团玩。”他说,按照他的记忆,这是35年来,军营村第一次下雪。截至昨晚11点记者发稿时,村里落下了一天内的第四场雪。

   气温:0℃

   时间:昨日下午

   阿嬷给菜“盖被”

   记者帮忙撑“被角”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军营村村部时,一名老阿嬷扯着一块四五米长的塑料布一路小跑。

  记者跟着跑了过去,问阿嬷是什么急事?阿嬷边跑边用闽南语回答,说刚才下雪了,怕地里的花菜冻坏了,赶着要去给菜盖上塑料布。

  老阿嬷几步跑到路边的菜地,大风中塑料布扯不开,记者连忙帮老阿嬷撑开塑料布,盖在花菜上,花菜上原本落下的雪花已经融化。

  阿嬷的老伴扯着一大片黑色塑料布扛着锄头赶来,大家一起帮忙,给地里的花菜盖上塑料布,阿嬷的老伴手脚麻利,挖起泥土,覆盖在塑料布的边缘,避免风把塑料布吹走。

   时间:昨日傍晚

   军营村海拔“顶点”

   鸡群互相取暖

  昨日17点40分,记者来到位于军营村的七仙岩,测得海拔高度为1108米,这里是军营村的“顶点”,记者用温度表测得气温为零度。

  这里有大片的茶园属于一家名为正好的茶厂,茶厂老板的亲戚林海川在厂内值守。茶厂养了几百只鸡,由于天气很冷,散养的鸡群分散在各个避风的角落,在一座小房子的墙边,十几只鸡挤在一起,互相用体温取暖。

   气温:-4℃

   时间:昨日晚上

   城里客人夜晚等雪

   点起篝火跳起舞

  晚上9点,军营村西营茶山农庄门口的温度计上,显示气温为零下4度。

  温度计旁的空地上,一大团篝火在铁锅里燃烧,一群岛内的游客和农庄的主人高水银夫妻以及邻居家的小伙伴们手拉着手围成一圈,高兴地唱着跳着,寒冷难以抵挡主人的热情。

  其实,高水银的家里,开着电暖气和电油汀,这是当天他看到下雪,刚从山下买来的。不过,游客们似乎对篝火的温暖更感兴趣。跳舞的客人都来自厦门岛内,他们在朋友圈里看到厦门日报和海西晨报关于军营村下雪的消息,连忙从岛内开车赶来高水银家住下。

  【背景】

   厦门古时 也曾下雪

  清代乾隆年间,有位名叫张锡麟的诗人经常到鸿山寺、镇南关一带游览,就写有《南关踏雪》的诗:“昨夜鸿山雪片稠,携童晓望兴难留;一壶浊酒驮驴背,几点疏梅挂杖头……”本报资深编辑卢志明告诉记者,诗里提及的“南关”,正是镇南关,其旧址就在鸿山寺毗连大生里一带。

  “严冬不袜,气候常暖,较省垣尤甚,终年不见冰雪”。这是清道光年间《厦门志》中的记录。清代诗人王步蟾的诗中,描述厦门两次下雪的情景。第一次是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九,王步蟾的《仲冬二十九日雪·诗以记之》云:“……初疑撒下水晶盐,天公戏弄玉纤纤……”。第二次是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农历十二月十二,他在《腊月十二夜微霰竞不成雪,追怀往事,越日作歌》吟道:“昨夜空中霏玉屑,初疑急雨乱跳珠,微辨六花光皎洁”,从诗中得知又是一场小雪(六花)。

  从上世纪50年代有气象记录以来,厦门境内还没有降雪的记录。不过气象专家指出,这并不表示厦门就没有下过雪,在一些年份,冬季高海拔山区有可能会具备降雪条件,只是降雪现象没有被记录下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