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鸽迷张秀金迷上赛鸽15年 最贵赛鸽300多万元

17.11.2015  14:26

  11月1日,市信鸽协会今年500公里赛鸽比赛结束,冠军还是张秀金。张秀金是这一赛事的三连冠得主。

  迷上赛鸽15年

  张秀金,市机动车检测站员工,今年40岁。他从小爱好养鸟,15年前一次美丽的邂逅让他爱上了养鸽和赛鸽。

  2000年,张秀金上自家屋顶时看到这么一幕:伴随着“扑棱、扑棱”的振翅声,一只鸽子优雅地盘旋而下,在天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落到邻居的鸽棚中。“看到邻居家鸽子回巢那一刻,我的心也突然跟着颤动,那种激动和羡慕的滋味难以言表。”张秀金说,正是这样一种感觉,让他开始迷上了赛鸽。

  飞鸽传书是古人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有过许多美丽的传说;战争年代,信鸽也担当了重要角色立下不少战功。如今,飞鸽已经演变成为一项竞技体育赛事——赛鸽。不少信鸽爱好者以养鸽、赛鸽为乐。

  邻居介绍,近年来赛鸽运动越来越流行,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信鸽不仅能够参赛,还可以出售。张秀金听后,心动了。

  养赛鸽讲究多

  “刚开始养鸽没那么讲究,养的都是家鸽,喂高粱、玉米。接触到赛鸽运动后,我才知道养鸽有很多学问。养信鸽,平时就要喂高粱、玉米、豌豆、绿豆、大麦、稻子等10余种谷物,临近比赛,还要加上油菜籽、葵花籽等油性饲料。到了换毛期,饲料又不能过油,否则会影响换毛。”张秀金对信鸽无微不至地呵护,每天喂食、喂水、治病、打疫苗,一点都不马虎。

  十几年间,清晨6时30分和下午5时准时放鸽成了张秀金每天的“必修课”,“信鸽白天活动十分活跃,晚上则在舍内安静休息,必须为信鸽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条件,才能强化其恋巢性。”渐渐地,他对信鸽的了解越来越深入。赛鸽非常讲究品种和血统,品种好、血统纯正的信鸽,经过训练后,往往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此,张秀金不断学习、研究养鸽经,终于摸索出选优质种鸽、育优质幼鸽的经验。外人看来一模一样的鸽子,在张秀金眼里,每只的细微差别都了然于胸,一摸就知道能否飞得好。

  从2007年开始,张秀金的赛鸽开始在市里的赛鸽比赛中崭露头角,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夺得500公里赛鸽比赛的三连冠。

  国内最贵赛鸽300多万元

  随着中国赛鸽产业的发展,养信鸽不再只是一种爱好,而已经是一项投资。

  “赛鸽的成绩好了,经济收益也会很不错。”张秀金坦言,不光哪只赛鸽身价上涨,同一个鸽棚的鸽子价格也会水涨船高。“中国最贵的一只赛鸽价值300多万元,不过,这些收益都是建立在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也只是在一些大城市才会存在的现象。

  “目前,全世界信鸽运动中比较流行的比赛形式是公棚赛鸽,就是把信鸽在赛鸽棚集中管理、饲养和训练后进行比赛。参赛者于每年3-6月将一月龄左右的幼鸽送交指定鸽棚,由管理人员统一管理、饲养和驯放,在驯养一定时间后,送到规定距离开笼放飞进行比赛,以归巢先者为优。”张秀金介绍道,这些名贵的赛鸽就是在这样的比赛下产生的。

  信鸽协会以鸽会友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市就成立了三明市信鸽协会,为鸽迷们搭建起了比赛、交流的平台。

  以鸽会友也是赛鸽比赛的独特魅力之一,市信鸽协会有100多位像张秀金这样的赛鸽爱好者,他们参加赛鸽比赛,交流养鸽经验,分享着养鸽和赛鸽给他们带来的酸甜苦辣。

  每年7月和9月,协会便组织两场赛鸽比赛。“信鸽代表和平和安详,每年两次的比赛不仅仅是比拼大家饲养的信鸽,更多的是让各位信鸽爱好者能同聚一堂,交流信鸽文化。”三明信鸽协会会长于建汶说道。

  近年来,为避免爱好者们养鸽给邻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卫生问题,信鸽协会将违建和不合格的鸽舍拆除整改,并指导爱好者们对鸽舍进行常规消毒和卫生清理,但受地理因素和现代居住环境的限制,赛鸽和信鸽协会的发展仍然受到许多制约。尽管如此,鸽迷们依然坚持着属于他们那一份能让自己心境平和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