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曹妃甸迎脱困转机 此前几乎成空城
空城诟病一直困扰着曹妃甸这座新城。
因此,当6月28日北京市派出了以高规格考察团赴河北商议“协同发展”后,曹妃甸这个当年为了迁移北京等地部分产业而新建的卫星城,在新的京津冀一体化浪潮下重回公众视野。多家媒体报道称,随着北京市市委书记、市长率领的考察团奔赴河北,以及京津冀一体化合作方案的呼之欲出,曾陷困境的曹妃甸很可能借势翻身。
实际上,去年5月,曹妃甸就确立了“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项目齐上,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央企名企外企一起抓”的招商策略。在此后一年时间,曹妃甸着力寻找并对接北京产业转移的项目。从去年10月开始,曹妃甸区派出60人的队伍摸排了整个北京城,走访了北京有可能外迁转移的400多个项目,用曹妃甸区副区长张贵宝的话说,“基本做到了心中有数”。截至去年年底,已有19家央企和北京企业落户曹妃甸,投资规模1446亿元。
京华时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曹妃甸正在重启基建,两所高校将被引入,以驻留人口、拉动商业配套。曹妃甸正在试图补齐“欠账”。这在专家看来,曹妃甸发展的A面正在向好,至于B面,京冀合作的同时,津冀合作亦事关曹妃甸未来。
京华时报记者王梅实习记者蒋锦桐发自唐山
京考察团透出利好
曹妃甸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其中的曹妃甸工业区一度被称为“中国最大的单体工地”,其不仅承载着唐山城市和产业双重转型的“蓝色之梦”,还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河北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战略成败,更被视为重塑京津及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之举。
而在一年之前,多家媒体曾报道“曹妃甸大批在建项目停工,债台高筑,人烟稀少,几近沦为空城”,“巨额债务每日利息超千万”。外界对曹妃甸的评价,还时常引用“烂尾”一词。
从2003年开始基础建设,到2009年金融危机冲击下的逆势扩张,再到2013年因资金面紧张部分项目停工,10多年来,曹妃甸这个曾经的“河北省一号工程”,几经起伏。
直到今年6月28日,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率北京市高级代表团到这座新城考察,近年来饱受“唱衰”之苦的曹妃甸似乎迎来了翻身契机。
据了解,北京市此次派出的考察团由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市长王安顺等7名北京市领导带队,北京市16个区县的区委书记或区长全部随行。此外,北京市27家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也全部到齐,全团总计超过80人,阵容强大。
河北省的对接团队同样规模空前。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省长张庆伟等河北要员也悉数到场。
据了解,此次对接,北京方面与河北方面在曹妃甸共同确认,要将曹妃甸作为双方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第一步棋。河北省发改委日前核准了唐山至曹妃甸高速铁路项目。曹妃甸方面也表示,曹妃甸生态新城已做好了重新规划的准备。
北京考察团的到来,被看成曹妃甸改变现有局面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