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变”建盏:千年瓷艺的复原与传承
7月25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陶艺大师陆金喜在观察一批瑕疵品,总结烧制失败的经验。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福建建阳的“建窑”曾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建窑”出产的黑釉瓷器——建盏一度经海上丝绸之路热销海外。宋代之后,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建盏烧制技艺失传数百年。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陶艺工匠的努力下,建盏烧制技艺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些失传已久的建盏烧制技法和釉面品类逐渐被复原。陶艺大师陆金喜就是复原“曜变”建盏烧制技艺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45岁的陆金喜是福建省级陶艺大师、高级技工。生于建盏的发祥地,陆金喜与建盏结下不解之缘。数十年来,陆金喜潜心钻研建盏烧制技艺,通过查阅古代文献、搜集古建盏碎片,运用现代科技检测出碎片中各元素含量,并不断调整、摸索瓷胎和釉面成分的熔解温度和化学反应时机,最终掌握“曜变”建盏烧制技法。目前,他的多件“曜变”建盏作品已被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多家博物馆收藏。
7月25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陶艺大师陆金喜(左)在为“90后”徒弟林传翔演示筛坯土工序。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7月25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陶艺大师陆金喜在工作室拉坯。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7月25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陶艺大师陆金喜在制作建盏。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7月25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陶艺大师陆金喜(右二)与“95”后徒弟高俊杰(左一)等交流建盏烧制技艺。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7月25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陶艺大师陆金喜将刚刚烧制的建盏出窑。烧制建盏的电窑最高温达1300多摄氏度,窑外气温超过50摄氏度,在窑边用不了多久就大汗淋漓。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这是陶艺大师陆金喜经过不断改良烧制的几件建盏作品(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7月25日,在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陶艺大师陆金喜与徒弟魏宝华探讨建盏烧制技艺。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