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中诠释“气象为民”抗击台风背后的故事

13.08.2015  17:03

  东南网三明8月13日讯(通讯员 罗倩)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博、微信、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一时间,台风“苏迪罗”的消息覆盖了三明大地。沙溪河水位猛涨,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供电、交通等基础设施受损,工矿企业停工停产......持续3天的强降雨浇透三明大地,全市131个自动站雨量超过100毫米,最大尤溪连云站点——达到223.6毫米。在防汛危急时刻,三明气象部门把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全市12个县市区213名气象人积极行动起来,全力以赴用服务诠释着“气象为民”的宗旨。

   超前预警抢先机

  “台风消息:第13号台风‘苏迪罗’将于7日夜里登陆台湾,而后向福建沿海靠近,正面袭击福建的可能性大。受其影响,8日—9日,三明市部分县市有暴雨,局部大暴雨。预计过程雨量可达100—200毫米,局部超过200毫米......”早在8月5日市气象台就通过移动、联通和电信三大运营商全网发送防御台风“苏迪罗”的短信,提醒广大公众做好防御准备。三明气象微博、微信公众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苏迪罗”预报信息进行发布,并与媒体实时沟通,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短信平台,每天多次发布台风新闻通稿。

  6日会商后,市气象局林炳干局长专程前往市委市政府汇报有关台风动向、强度变化、影响范围以及可能对三明带来的影响,并向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呈送《重要天气市领导专报》等服务材料,在听取汇报后,杜源生市长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气象部门要严密监测台风动向及影响,加强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做好预测预报预警工作,当好参谋。随即市政府下发防御台风的紧急通知,市防汛办启动防台风IV级应急响应。同一天,市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台风)IV级应急响应命令,并召开紧急会议,对防御台风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大战在即,三明气象人紧急行动,严阵以待。全体人员取消双休日,主要负责人24小时领班,业务人员到岗到位24小时应急值班,加密天气预报会商,加强信息报送。全面加强气象仪器设备的巡查和维护,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闪电定位仪、大监站全部运行良好,284个区域气象观测站正常运行。SWAN、Ewips、micaps系统、福建省市县天气预报业务平台齐上阵,架起了防御“苏迪罗”的“天网”。从人员到设备,全部到位,各项气象服务工作紧张有序地进入应急状态。随着时间的迫近,“苏迪罗”正慢慢移向三明......

   倾力服务系民心

  警报不断拉响,雨量不断上升,应急响应级别不断提高,气象服务的“脚步”也随之加快。一份份决策服务材料如同雪花般在各领导、各部门手中纷飞,防汛指挥现场的手机、电话、传真里不断传递着最新的气象服务信息和建议,移动气象站正在现场为市委市政领导提供点对点的预报预警服务,电视、广播、报纸、网站处处都能收到台风天气的预警信息......

  “预计今天22时10分前后台风将在福建莆田秀屿沿海二次登陆,9日04时位于永春境内、05时前后进入我市大田、10时位于永安境内。”只听气象台里不间断传递着台风“苏迪罗”的最新信息......又是一个不眠夜,气象台里灯火通明。值班预报员吴娴还在加班加点工作。此刻,她正忙着制作最新的暴雨蓝色、台风黄色预警信号。只见她手握鼠标在几台电脑之间不停地切换,就这样,一个个预警短信从她的手中发出。“我们真的是把能用到的预警渠道全都用上了,当预测可能出现1小时50毫米或以上强降水时,我们就会提前2小时向防汛抗旱指挥部领导发送短时临近强降水预警信息;当监测到已出现1小时降水已达或超过50毫米时,就立即发送降水实况信息和后续降水量预报。在频率最高的时候,在1个小时之内,每隔十几分钟便通过电话、手机短信、传真、电子显示屏、微信微博等渠道更新预警信息和雨情。”吴娴说到。

  当问到累不累时,小姑娘笑着说:“累是肯定的,但是这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说话间,小姑娘不停地用手拍打着右边的肩膀,我们知道她是在用这种方式缓解肩膀的酸痛。因为,她已经连续坚守20多个小时......

  “从气象台长,到值班首席,到普通预报员,再到局领导,已整整一个昼夜没有合眼。困的时候,站起来走一走,活动活动,饿了,喝些牛奶,吃些面包将就一下。大家都在会商室并肩作战,很多人从启动应急响应后就没有休息过一天。”三明市气象台副台长沈永生说。

  “苏迪罗”从进入三明大田境内,到穿过永安、明溪、建宁进入江西,前后共经历了约11个小时,就为这短短的11个小时,全市气象干部职工倾尽全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气象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