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出游,莫让“安全和文明”掉线

22.07.2020  23:32

  7月14日,文旅部印发《通知》,恢复跨省(区、市)团队旅游,并调整旅游景区限量措施,将最大承载量由30%调至50%。(7月15日《人民日报》)

  消息发布后,国内游客的暑假旅游意愿迅速被激发, 外出旅游的“热情”丝毫不逊于炎热的天气。然而回首近年,尽管“安全出行,文明旅游”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生活常态下的不雅行为乃时有发生,从随意践踏草坪,到随手丢弃垃圾,再到随地涂写刻画……总有那些 “瑕疵”行为充斥其间,看似是不经意间的区区小事,实则给景区文明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呼吁“安全文明出游”正当时。

  暑期出游,安全第一。暑期游意愿的暴涨,反映了人们期盼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需求,但这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数量的人流聚集,给疫情防控带来新的挑战。恢复跨省旅游,调整景区限量,不意味着疫情防控可以松懈,不能忽视潜在的疫情反弹风险,有关部门应严格依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疫措施,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旅游行复工复产“双赢”。此外,暑期亦为恶劣天气及自然灾害高发时段,个人应确实提高安全意识,加强防范,以防不测,坚守安全旅游这一“底线”。

  既需安全,更要文明。文明旅游是整个社会的“窗口”,也是一座城市的“名片”,更是每个公民的“镜子”。曾几何时,笔者脑海总浮现这样的画面:古人赏游,身着长袍,手执纸扇,吟诗诵歌,甚是风雅,自然行为亦是文雅翩翩,景美人美行为美,乃一幅浑然天成的隽永画卷。诚然,现实中的出游没有古人那般诗情画意,但同样渴望“安全与文明”。试想,即使身处风景宜人的景区,但四处脏乱不堪,四周噪杂纷乱,哪怕是再好的美景也无法吸引游人的目光,而是关注于身边的不良陋习,自然无法达到愉悦身心的目的。由是观之,文明是旅游鲜亮的“底色”。

  文明在线,行有所止。人们对待出游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社会公众文明和健康素养高低的试金石。不文明旅游行为表面看是游意正浓、一时兴起,实质上是头脑里缺少文明旅游这根“”,在道德观念的“”上出了问题,以致任意乱为、丑态百出。既然是“”上有问题,就必须从思想观念层面予以纠正和克服,将安全意识和文明公德内化于心,将不聚集、少扎堆、勤洗手、戴口罩、重消毒、不任性等健康习惯外化于行,如此公民方能时刻感到身边有把“戒尺”、脑中有盏“红绿灯”,做到文明在线,心中有戒,行有所止。

  诗人卞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在这个炎热的暑期,我们不妨用文明“为之降温”,不妨将“多看美景,不刻美名”、“礼让三分,和谐十分”等美妙诗句牢记于心,在享受暑期之时,莫让“安全和文明”掉线。(漳州文明网 “漳州110” 林港顺)

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任期即将结束。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