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商学苑为订餐网站引3000万风投

21.11.2014  23:50

    新华网福州11月20日电 有这么一家专注于解决大学生“舌尖上的美食”的订餐网站,从毫不起眼到布局全国,今年获得风险投资商的青睐,注资3000万元,张开腾飞的羽翼搏击广袤蓝天。不到而立之年,尚未成家的林俊源是这家网站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他说,赢得合作的关键不仅在于创业团队的艰辛付出,更要感谢机遇之神的降临——公益企业沙龙带给公司的幸运,而后者正是今天故事的主角。

    那么,我们的创富故事就先从林俊源说起。这家订餐网站创办于两年前,林俊源与他的小伙伴把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作为大本营,为学生和餐饮商家搭建互联平台,提供高效合理的餐饮外卖解决方案。创办6个月,日均订单就突破了500笔;一年后,月交易额突破50万元;如今,不仅业务范围覆盖了福州各大高校,还把触角伸到了成都、哈尔滨、徐州等8个城市。

    高速扩张之际,公司创始人也在不断寻求风险投资的关注。有一次,林俊源在参加一个名为“智慧商学苑”主办的免费公益企业沙龙活动时,与其创始人陈和玉交谈甚欢,大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林俊源向陈和玉表达了寻求风投的意愿,“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久,陈和玉牵线搭桥,为林俊源介绍认识了来自上海的一家知名风投机构负责人,经过数月磨合,对方最终答应注资3000万元。

    “成功融资后,我们加快了发展步伐,在调整公司战略的同时,显得更加从容,也对未来充满信心。”林俊源告诉记者,他十分感谢陈和玉及其创办的“智慧商学苑”,令他推崇备至的是,陈和玉至今仍坚持主打“免费、公益”的招牌,搭平台、建人脉、助会员,苦行僧式在创业路上艰难前行,即便盈利微薄,也不忘初心。

    带着好奇,记者专访了“智慧商学苑”创始人陈和玉,听他讲述创业背后的心得和理念。

    颠覆传统培训模式获反差效应

    今年一段时间以来,福州不少企业家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一个消息,有一个微信公众号频繁组织免费公益企业家沙龙活动,还面向社会,广泛征集高级总裁班、总裁班、私人董事会等学员,还特地申明“全程免费”,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很多人都问我,总这么贴钱办活动,图的是什么?商业价值何在?”坐在记者眼前的陈和玉,操着并不标准的普通话,戴着一副黑框眼镜,厚厚的镜片背后潜藏着难以察觉的敏锐,“一开始,我也会不厌其烦地向人解释,表达我的意图,但后来我突然发现,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了,不知道自己还能走多远,但我相信一点,只要肯坚持,总会有回报。

    事实上,陈和玉并非对策划一无所知。闲聊间,记者得知,陈和玉早些年运作过报纸和广告,操盘过门户网站手机端,也在活动策划领域颇有心得,业绩喜人。

    是什么让他毅然抛弃传统媒体领域,转战微信营销阵地?“坦白说,当时做出转型的选择,虽然心里比较抵触,但是别无他路。”陈和玉说,传统媒体的广告经营越来越难,广告主的要求和传统媒体所能提供的服务之间差距渐大,而互联网浪潮席卷而来,如果不顺势而为,做一只“风口上的猪”,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还有一个工作中遇到的细节,让他萌发二次创业的想法。“我的邮箱里经常收到各种名目的培训班信息,让我汇款几千、几万的,然后去外地参加为期数日的讲座培训。”陈和玉烦不胜烦,不料脑中灵光一闪,与其参加别人策划的培训,不如自己干,但要办得有特色,能够后来居上,就得有互联网思维,必须免费。

    他还记得,举办的第一场沙龙的主题是关于艺术品投资的,找了一家收藏机构合作,当天来了60多位企业家,都是平时自己积攒下来的宝贵人脉资源。“听了讲座,主办方还有礼品相送,首批会员都很满意。

    首战告捷,陈和玉信心大增。因为这种模式没有收取高价学费,主打公益与免费,易于得到讲师的认同,一些相当有名气的学者、讲师也愿意捧场。无论是场地还是礼品,都来自于学员的赞助。而对于学员间相互利用此平台达成的各种交易,学苑也不收费。每期讲座,商学苑都会邀请福建省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培训师前来,内容涵盖儒学、禅道、品香、斗茶、插花、听琴、挂画,财经、企管、国学等方面。

    仅今年3月份至今,“智慧商学苑”已经举办了超过30场培训活动,场场爆满,人气相当旺盛。“现在我的微信公众号有2万多名粉丝,我的个人微信账号通讯录里也有3000多人,他们基本上都是高活跃度、高净值的中高端企业界人士。

    与传统商学院相比,陈和玉从一开始就设置了“零门槛”,这种免费思路来自风靡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先通过免费模式吸引海量用户,再通过挖掘和整合,创造深度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