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特教学校老师“送教上门”出成效

13.04.2015  18:32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客车颠簸,留美黎赶在下午2点前来到晋江深沪阿达家。门口的小狗还来不及吠,阿达已经奔出家门来迎接了。

  阿达今年15岁,是一名脑瘫儿,长得人高马大,但走路摇摆、智力不高。去年3月,晋江特殊教育学校老师留美黎开始义务“送教上门”,阿达第二次上学,在家学起了知识。

  辛苦:一下午教了一个生字做了几道加减题

  “阿达,还不快拿钱去买饮料,请老师喝。”阿达的妈妈张女士有意考考儿子。听到吩咐,阿达进屋拿了张5元纸币,迅速往村里小卖部方向去。不一会儿,他拿了两瓶绿茶回来,塞到老师和笔者手里。

  “现在他可以自己去买东西、理发了,懂得找钱了,这都是留老师教的。”张女士笑着说。

  说话间,阿达拿着一个木抽屉出来,里面放着教材、练习本、文具。留老师先检查上周布置的语文作业,几个新学的生字写得不错,就是“”字差了点。留老师决定再让阿达默写巩固一下。

  这次,“”字写对了,但“”字又写不出来了。留老师没有着急,这样的情况她见多了。留老师普通话、闽南语并用,讲解“”字的用法,进而引出了当天的生字“”字。

  留老师用红笔写了6个“”字,让阿达描红。阿达说这个字简单,他会。描完6个字后,阿达自己写出了一个“”字。得到老师的表扬后,阿达开心地向笔者打了个响指。

  如今,阿达已经基本学会从1数到10了,留老师开始教他加减法,加法还行,减法学了两个月,还是没多少长进。留老师拿出一张数学卷子让阿达练习,阿达错了很多题。留老师又是比手指头,又是借助铅笔数数,帮阿达一一纠正。

  就这样反反复复,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了。“他有个优点,就是坐得住。”留老师说。

  福音:“送教上门”首批惠及49人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像阿达一样的孩子可以享受到“送教上门”福利。从晋江市教育局了解到,晋江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已经正式启动,今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共49名,分布在16个镇街。

  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燕玉介绍,送教师资队伍以“送教上门”服务对象所在辖区的学校老师为主,市特殊教育学校将积极加强“送教上门”工作的业务指导。

  目前,晋江市大部分镇街的送教教师已完成入户调查,根据孩子情况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李燕玉提醒,在“送教上门”的过程中,需要家庭的积极配合,才能取得好效果;家长对残疾孩子要有信心,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包办代替。

  此次,晋江市对“送教上门”下了大力气。据晋江市教育局初幼教科科长蔡金禄介绍,“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将列入特殊教育学籍管理,按特殊教育生均标准核拨公用经费至承担“送教上门”服务学校,按师资配备标准配备教师,按政策规定报销“送教上门”教师差旅费,以切实做好服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