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的晋江样本(2)根脉文化 留住“乡愁”

31.08.2014  15:32

红砖厝,燕尾脊、马鞍墙,在晋江的街头巷尾,至今依然可以看到这些具有典型闽南风格的建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晋江没有一味建高楼、筑大厦,而是通过合理规划,保留城市文化的本地特色。 系列报道:新型城镇化的晋江样本今天请看第二集:根脉文化 留住"乡愁"。


      占地126亩的五店市传统街区位于晋江市中心,这里保存了明清、民国到现代的闽南民居等特色建筑近百座, 现在这里也是木偶戏、南音等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地。 (现场:黄良 晋江文体新局局长:这个是老青阳一个标志性的地方,这个叫大井口。这个井养育了多少代人,这个有5、6百年的历史。(背井离乡就是这个意思?)对呀,井,在外的晋江人对故乡的记忆,可能是一座山,一个池塘,一个老宅子。) 75岁的庄高峰老人住了几十年的祖厝就在五店市街区上,因为城市改造,庄老早已搬出破旧的老宅,住上了新房。  让庄老想不到的是,包括自己家的祖厝在内的不少老宅子在改造中得以保留。 (同期:庄高峰 晋江市民:(小时候就是在这边住?)都是在这边,以前我堂兄、堂弟都是在这边住,那以后统统搬出去了。它要保持原来的形状,(你看到会不会觉得高兴?)当然咯,这个是祖业,上辈子,我伯父建的。) 在庄老祖宅门口,我们遇到了几位从北京游客。 (同期:游客:我很赞成这样(保护)。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信息丰富的、能够引起人们对历史回忆的、对家乡的思念的,像这些东西,凡是比较好的,能保护还是尽量多保护一些。) (同期:黄良 晋江文体新局局长 竹钉呢,先去热锅里面炒,炒熟了以后再来钉,防止虫蛀,这是传统工艺。 (记者:修旧如旧是不是比拆掉重建更费钱?) (同期:黄良 晋江文体新局局长 当然,不能以保护为名,任意来推倒重来、拆旧建新。一砖一石,非常费心,像这个房子原来漏雨还是比较厉害,我们就进行必要的防水处理,其它的结构、外貌是不改变的。) (同期:庄垂培 晋江庄氏家庙负责人 我们这个庄氏家庙繁衍下去不完全统计差不多100万人,分布在东南亚各国。心里面那个爱国爱乡的那个情感,从心里面就不由而生啦,我们是世世代代都在这边居住,守望着这片老祖宗的地方。)   作为经济先发地区,晋江城镇化的难点,不是建城,而是守乡。晋江市托清华大学历史名城保护中心对全市历史风貌建筑进行调查,并研究制定保护规划,计划以"陈埭涵口村、五店市传统街区"等10个古建筑群为重点,在全市保留修缮6500多栋具有时代特色烙印的建筑单体,一个万亩乡村保护项目也正在进行专家规划。晋江希望在城镇化建设中最大限度地保留闽南文化,守护城市的根、守住文化的魂。


编辑:王丕志